人間魚詩生活誌 / 人間魚詩社
  • 首頁
  • 金像獎詩人百萬賞
    • 徵競逐辦法
    • 心中理想的徵獎
  • 主題特輯
    • 人物報導
    • 特別企劃 >
      • 打破矽盾問到底 Kolas X《晶片戰爭》作者Chris Miller >
        • Kolas與Chris Miller的下課時間
        • 「矽盾」救台灣? 晶片戰爭作者Chris Miller:遠遠不能保證
        • 守住王牌
      • KOLAS ANd FRIENDS -Breaking Through the 'Silicon Shield' >
        • Breaking Through the 'Silicon Shield': Kolas Yotaka Talks with Chris Miller
        • Can the 'Silicon Shield' Save Taiwan? ‘Chip War’Author Chris Miller:“Far From Guaranteed”
        • Hold on to the Trump Card
      • 詩電影珍藏特輯
      • 與民主同行——美國總統大選後的台灣與烏克蘭
      • 走在甘迺迪街 ――Volodymyr與Kolas的對話
      • 如果美國的國家利益 與我們的不同?
      • Walking towards Democracy: Taiwan and Ukraine after the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 A Stroll Along Kennedy Street: A Conversation Between Volodymyr and Kolas
      • What If America's National Interest Is Different From Ours?
    • 攝影詩
    • 談詩論詩 >
      • 鄭慧如
      • 孟樊
      • 張日郡
      • 傅詩予
      • 溫任平
      • 吳長耀
    • 為何是/不是XX圖鑑 >
      • 寫真後話—— 專訪攝影藝術家 瀧本幹也
  • 詩生活誌
    • 2025 Mar. Vol.20
    • 2024 Dec. Vol.19
    • 2024 特刊
    • 2024 Sep. Vol.18
    • 2024 Jun. Vol.17
    • 2024 Mar. Vol.16
    • 2023 Oct. Vol.15
    • 夏季號 2023 Jul. Vol.14
    • 春季號 2023 Apr. Vol.13
    • 冬季號 2023 Jan. Vol.12
    • 秋季號 2022 Oct. Vol.11
    • 夏季號 2022 Jun. Vol.10
    • 春季號 2022 Apr. Vol.09
    • 冬季號 2022 Jan. Vol.08
    • 秋季號 2021 Oct. Vol.07
    • 夏季號 2021 Jul. Vol.06
    • 過往季刊 >
      • 冬季號 2022 Jun.Vol.08
      • 秋季號 2021 Oct.Vol.07
      • 秋冬號 2020 Dec.Vol.05
      • 春夏號 2020 Jun.Vol.04
      • 秋冬號 2019 Dec.Vol.03
      • 夏季號 2019 Aug.Vol.02
      • 創刊號 2019 Apr.Vol.01
      • 368 人間唸詩趣
  • 月電子詩報
    • 第064期
    • 第063期
    • 第062期
    • 第061期
    • 第060期
    • 第059期
    • 第058期
    • 第057期
    • 第056期
    • 第055期
    • 第054期
    • 第053期
    • 第052期
    • 第051期
    • 第050期
    • 第049期
    • 第048期
    • 第047期
    • 第046期
    • 第045期
    • 第044期
    • 第043期
    • 第042期
    • 第041期
    • 第038、039、040期
    • 第035、036、037期
    • 第032、033、034期
    • 第029、030、031期
    • 第027、028期
    • 第025、026期
    • 第023、024期
    • 第021、022期
    • 第020期
    • 第019期
    • 第018期
    • 第017期
    • 第016期
    • 第015期
    • 第013、014期
    • 第012期
    • 第011期
    • 第010期
    • 第009期
    • 第008期
    • 第007期
    • 第006期
    • 第004-005期
    • 第003期
    • 第002期
    • 第001期
  • 年度金像獎詩人
    • 最新公告
    • 歷屆辦法
    • 第二屆頒獎典禮
    • 第三屆頒獎典禮
    • 第四屆頒獎典禮
  • 插畫詩
  • 實驗性新詩型
    • 什麼是實驗性新詩型六行詩?
    • 徵稿公告
    • 第一波徵稿入選詩作
    • 第二波徵稿入選詩作
    • 第三波徵稿入選詩作
    • 第四波徵稿入選詩作
  • 詩電影
    • 為什麼我主張拍詩電影
    • 詩電影《穿過日影的翅膀》
    • 詩電影《刮傷廚房》
    • 詩電影《大見解》
    • 詩電影《本月》
    • 詩電影《權術》
    • 詩電影首映會 映後座談
  • 專欄
    • 我們賴以生存的虛擬世界
    • 肌肉的記憶
    • 不要自卑
    • Kolas Yotaka
    • 蕭義玲
    • 蕭伶伃
    • 蕭伶妤
    • 楊姍樺
    • 黃文成
    • 愛/人間/KOLAS 強大的女孩
    • 愛/人間/KOLAS 做人類還有何意義?
    • 為地方點上創意的亮點—— 卜唯平與「禾翌創意」及與台灣各地農會的故
    • 那日,與女神鑾轎一同疾行
    • 那些回不去的地方 蕭義玲
    • 黃文成
    • KOLAS YOTAKA
    • 蕭伶伃
    • 王婉育
    • 蕭伶伃
    • 傅雅雯
    • 蕭伶伃
    • 楊姍樺
    • 田原
    • 郭瀅瀅
    • 林彧
    • 許丁江
  • 詩人專區
  • 商品
  • 關於
  • 首頁
  • 金像獎詩人百萬賞
    • 徵競逐辦法
    • 心中理想的徵獎
  • 主題特輯
    • 人物報導
    • 特別企劃 >
      • 打破矽盾問到底 Kolas X《晶片戰爭》作者Chris Miller >
        • Kolas與Chris Miller的下課時間
        • 「矽盾」救台灣? 晶片戰爭作者Chris Miller:遠遠不能保證
        • 守住王牌
      • KOLAS ANd FRIENDS -Breaking Through the 'Silicon Shield' >
        • Breaking Through the 'Silicon Shield': Kolas Yotaka Talks with Chris Miller
        • Can the 'Silicon Shield' Save Taiwan? ‘Chip War’Author Chris Miller:“Far From Guaranteed”
        • Hold on to the Trump Card
      • 詩電影珍藏特輯
      • 與民主同行——美國總統大選後的台灣與烏克蘭
      • 走在甘迺迪街 ――Volodymyr與Kolas的對話
      • 如果美國的國家利益 與我們的不同?
      • Walking towards Democracy: Taiwan and Ukraine after the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 A Stroll Along Kennedy Street: A Conversation Between Volodymyr and Kolas
      • What If America's National Interest Is Different From Ours?
    • 攝影詩
    • 談詩論詩 >
      • 鄭慧如
      • 孟樊
      • 張日郡
      • 傅詩予
      • 溫任平
      • 吳長耀
    • 為何是/不是XX圖鑑 >
      • 寫真後話—— 專訪攝影藝術家 瀧本幹也
  • 詩生活誌
    • 2025 Mar. Vol.20
    • 2024 Dec. Vol.19
    • 2024 特刊
    • 2024 Sep. Vol.18
    • 2024 Jun. Vol.17
    • 2024 Mar. Vol.16
    • 2023 Oct. Vol.15
    • 夏季號 2023 Jul. Vol.14
    • 春季號 2023 Apr. Vol.13
    • 冬季號 2023 Jan. Vol.12
    • 秋季號 2022 Oct. Vol.11
    • 夏季號 2022 Jun. Vol.10
    • 春季號 2022 Apr. Vol.09
    • 冬季號 2022 Jan. Vol.08
    • 秋季號 2021 Oct. Vol.07
    • 夏季號 2021 Jul. Vol.06
    • 過往季刊 >
      • 冬季號 2022 Jun.Vol.08
      • 秋季號 2021 Oct.Vol.07
      • 秋冬號 2020 Dec.Vol.05
      • 春夏號 2020 Jun.Vol.04
      • 秋冬號 2019 Dec.Vol.03
      • 夏季號 2019 Aug.Vol.02
      • 創刊號 2019 Apr.Vol.01
      • 368 人間唸詩趣
  • 月電子詩報
    • 第064期
    • 第063期
    • 第062期
    • 第061期
    • 第060期
    • 第059期
    • 第058期
    • 第057期
    • 第056期
    • 第055期
    • 第054期
    • 第053期
    • 第052期
    • 第051期
    • 第050期
    • 第049期
    • 第048期
    • 第047期
    • 第046期
    • 第045期
    • 第044期
    • 第043期
    • 第042期
    • 第041期
    • 第038、039、040期
    • 第035、036、037期
    • 第032、033、034期
    • 第029、030、031期
    • 第027、028期
    • 第025、026期
    • 第023、024期
    • 第021、022期
    • 第020期
    • 第019期
    • 第018期
    • 第017期
    • 第016期
    • 第015期
    • 第013、014期
    • 第012期
    • 第011期
    • 第010期
    • 第009期
    • 第008期
    • 第007期
    • 第006期
    • 第004-005期
    • 第003期
    • 第002期
    • 第001期
  • 年度金像獎詩人
    • 最新公告
    • 歷屆辦法
    • 第二屆頒獎典禮
    • 第三屆頒獎典禮
    • 第四屆頒獎典禮
  • 插畫詩
  • 實驗性新詩型
    • 什麼是實驗性新詩型六行詩?
    • 徵稿公告
    • 第一波徵稿入選詩作
    • 第二波徵稿入選詩作
    • 第三波徵稿入選詩作
    • 第四波徵稿入選詩作
  • 詩電影
    • 為什麼我主張拍詩電影
    • 詩電影《穿過日影的翅膀》
    • 詩電影《刮傷廚房》
    • 詩電影《大見解》
    • 詩電影《本月》
    • 詩電影《權術》
    • 詩電影首映會 映後座談
  • 專欄
    • 我們賴以生存的虛擬世界
    • 肌肉的記憶
    • 不要自卑
    • Kolas Yotaka
    • 蕭義玲
    • 蕭伶伃
    • 蕭伶妤
    • 楊姍樺
    • 黃文成
    • 愛/人間/KOLAS 強大的女孩
    • 愛/人間/KOLAS 做人類還有何意義?
    • 為地方點上創意的亮點—— 卜唯平與「禾翌創意」及與台灣各地農會的故
    • 那日,與女神鑾轎一同疾行
    • 那些回不去的地方 蕭義玲
    • 黃文成
    • KOLAS YOTAKA
    • 蕭伶伃
    • 王婉育
    • 蕭伶伃
    • 傅雅雯
    • 蕭伶伃
    • 楊姍樺
    • 田原
    • 郭瀅瀅
    • 林彧
    • 許丁江
  • 詩人專區
  • 商品
  • 關於
圖片

亂筆浮生——在聖與凡.光明與混沌之間
​專訪詩人  佛教學者楊風
.​楊惠南


採訪|郭瀅瀅、石秀淨名
​撰文|郭瀅瀅

「我不想再為他人而說、而活,我希望能符合自己的心意所寫、所說。」佛教學者兼同志小說家、詩人楊風(楊惠南)自台大哲學系退休後便熱衷投入創作,在多部小說與詩畫集中,常有對既定常規的破除與逾越——油畫中反覆出現的「閹割」意象,不僅反映了同志身份在保守年代裡的苦悶與哀傷,也是對傳統性別角色與社會期待的質疑。

而楊風充滿抒情光芒的詩,更揭示了身為佛教學者的他,即使對眼前所見未能全然參透,仍在知曉生命的短暫、虛幻與無常性中,懷抱對愛的熱切與執著,一如反覆出現在創作裡的「彼岸花」——不僅寄託了信仰中的愛與奉獻的精神價值,也許也反映了靠近、照亮與指引已逝愛人的想望。

本篇訪談分為兩部分,分別從文學與繪畫、從對佛教教義的感悟中反映楊風的生命觀與生命狀態——在柔和且隨口而出的言談中,含有叛逆與傲骨的精神氣質,以及曾作為哲學教授的「求真」本性——真實而坦誠地直面自我的矛盾、直面畢生所研究之佛教教義在心中產生的困惑,並在聖與凡、相信與不信、接受與質疑之間安放自身、安放一顆敏感而易受原始情感與本能召喚的心。

卸下了哲學系教授與佛教學者的身份,現階段的楊風即使處在病中,經常雙手顫抖,仍執意投入書法創作,並為自我下了註解:「亂筆浮生」——不僅因顫抖而「亂筆」,楊風隨意、不受拘束的創作風格,在無序中揭露了對生命不可預測性的接納與宏觀,也展現了一位行者在聖與凡、光明與混沌、真理與信仰之間行走的從容姿態。
​

一、文學裡的生命觀
​
奉獻的精神:詩與畫裡的彼岸花
郭瀅瀅:在您的詩與油畫創作中,多次以「彼岸花」為主題,您也寫過一篇小說〈黃泉路上彼岸花〉。「彼岸花」和您的內在聯繫是什麼?它如何反映您的生死觀?

楊風:我第一次知道「彼岸花」這個名字,是在周美玲導演的女同志電影《刺青》裡。由於印象深刻,特別上網查詢後更有莫名的感動。傳說裡,它是天上的花卻自願投入地獄,但看守地獄的主人不允許它生長,最後,它生長在通往地獄的忘川河畔,接引亡魂。它是連接生與死的花,對我來說也是自我犧牲地將它的美與盛開奉獻給亡靈,不論亡靈是善或惡,它都一律奉獻,這是特別讓我感動且對我而言最具有特殊意義的地方。
圖片
〈彼岸花〉/布 油彩/91x72cm
郭瀅瀅:您似乎特別容易受到「拋棄美好、無煩憂的境地,去到更能與脆弱的生命、生靈貼近的地方」此種心願感動,您在著作裡也提到過,維摩詰居士因憐憫眾生而回到世間,對您有深遠的影響。為什麼您特別容易為此感動?

楊風:可能和我的性格有關吧。我比較不喜歡一個人跑到可以獨居且享受的地方。我寧願在大眾、在一些平民百姓當中跟他們混在一起過生活,雖然我實際上沒到那些地方去,但至少我希望如此。也因為這樣,我原來修得很虔誠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後來轉向了,而這也和當時的環境有關。當時中美斷交,台灣退出聯合國,許多人因為擔憂台灣不保而逃跑了,但也有許多人願意留下來。當一個地方有很多苦難的時候,為什麼要拋棄那個地方,跑到其他地方去享受?對我來說這是不好的心態。我有一本佛詩集《詩語.佛心》,我選了很多「不入涅槃」的經典。對我來說,彼岸花、彌勒菩薩、維摩詰居士、觀音菩薩等,都有這樣的精神,尤其彌勒菩薩不修禪定、不斷煩惱,只為生生世世留在人間,也是我想效法的。

郭瀅瀅:您想效法的這種精神,是否具體地落實在哪些行動上呢?

楊風:我的性格一向是比較偏向同情弱勢、貧窮的階層。例如捐款的單位,以前我會捐給慈濟,但是自從它變大了,像一個財團以後,我就轉而捐給非常需要錢的組織,例如「綠色和平」、「國際特赦組織」這兩個單位,每個月都會定期執行。除此之外,大地震後我也會捐款賑災。

過去,我也曾經參與過黨外運動。蔣經國執政的那些年,台灣的政壇動盪不安,黨外的勢力萌芽。當黨外很需要人支持的時候,我也幫許多人站台、聯名過。當時還有一些不能回台灣的黑名單,我也幫他們寫過文章,投稿到《自立晚報》、《自由時報》、《民眾日報》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時黃信介出事,我還寫過一篇文章,標題叫做〈南無黃信介菩薩〉(笑)。我的性格就是如此。也有許多人不能理解我為何參與這些運動,但對我來說並非本省、外省的問題,而是基於自由與民主的理念而支持他們。我很喜歡周夢蝶的詩,也有外省詩人朋友,我信仰的佛教師父、修過密法的上師,也都是外省人。

郭瀅瀅:您後來也推動深層生態學,是否也和「不入涅槃」的精神有關呢?

楊風:是的。彌勒說成佛以後,世界會成為淨土。有人就說只要自己修好了,一切唯心造,世界就會真的變淨土了。我就反問一句:你看到的世界是淨土,那麼那些還沒有跟你一樣解脫的,他們看到的世界又是什麼呢?光是你看到而已,是沒有用的,還要那些人都跟你一樣看到才有用。但他們不可能跟你一樣修行,所以你只好去把這個世界弄得清靜、乾淨一點,因此後來我鼓吹深層生態學的運動。主要的思想就是,宇宙萬物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體,所以你傷害到宇宙萬物任何一樣東西,就是傷害自己,你幫助任何一樣東西,就是幫助自己,不管那是一個人,或者一顆石頭。這種將佛教和深層生態學結合的理念,也被稱為「綠色佛教」(green  Buddhism),這和彌勒信仰有關。

規範與踰越
郭瀅瀅:在您的作品與生命經驗中,感覺到您有一顆不受約束且追尋自由的心靈,甚至有踰越常規的渴望,但同時,您似乎又會在規範中檢視自己的行為。例如,您刻意在畫千手千眼觀世音的金色油畫作品中添加兩筆紅色線條,打破了莊嚴的氛圍,但又擔憂對菩薩不敬。請談談「踰越」與「順從規範」這兩種思維在您心裡的拉扯,以及這種衝突是否經常伴隨著您的生活?

楊風:我一向如此呢。我的人生、我的性格就是這樣。既想要往「聖」的道路走,但又捨不得世間的東西;既想享受,又想修行。就像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詩一樣:「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圖片
〈千手觀音〉/布 油彩/53x73cm
全文刊於《人間魚詩生活誌》第十七期
成為台灣人間魚詩社文創協會 贊助會員

台灣人間魚詩社文創協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以推廣現代詩、文學及其它藝術創作,推動社會創意產業文化為宗旨。

​贊助用途:
1、協會運作
2、人間魚詩生活誌及其它書籍出版
3、詩電影拍攝
​
贊助帳號:
第一銀行(007)松貿分行 168-10-002842 社團法人台灣人間魚詩社文創協會

姐妹詩社:秋水詩社| 竊竊詩語|新詩路 |掌門詩學社
補助單位:
圖片
Copyright © Peoplefish Poetry & Lif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