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呼應了我的存在狀態
專訪詩人.學者簡政珍
採訪撰文 | 郭瀅瀅
前言
「我的傾向是從生活裡找到詩,而不是在腦子裡想詩。」在詩人、學者簡政珍的詩裡,經常看見生活中的具體情境,並帶有對現實的關注、對不同生命形式的關懷,包含受傷的黑貓、淋濕而拍打翅膀的鴿子、烤架上過冬的候鳥、在乾涸的魚池裡望著流雲的魚⋯⋯等。詩人的心思並不擺脫現實世界或於他處尋求詩意,而是在現實的粗礪中瞥見詩意的光芒,並透過具體而細微的意象展開敘述,既觸及了生活本身,更在多首詩作中引出了對時間的相對性、歷史的循環、個體的生命、動物在人類文明下的命運之思考。
每一首詩都是詩人對生活、對存在狀態的沉思,包含令他神往的景象──光影沒入溪聲──以及駐留在腦裡無法揮去的景象──母親在病榻前插著鼻胃管的面容。訪談過程中,即使詩人正處於耳鳴經常復發的生命階段,無法再像過往一樣恣意地在喜愛的音樂中聆聽更細微的層次,難免感傷,然而談起一首詩的起始:意象在腦裡浮現的瞬間,他的雙眼仍閃爍著睿智的光芒;談起詩性瞬間的「在」與「不再」,也流露了對時間流逝的敏感性,對短暫一瞬的嘆息與珍惜。
訪談從最新詩集《變臉詩》出發,請詩人談新舊作並行的處理、多首詩作中指向的核心主題,以及詩的創作過程、詩人的生命經驗與生活、詩人與學者的雙重身份對創作的交互影響、詩人的角色在自身生活中的意義等。在詩中、在訪談中,詩人的語言都反映了靜謐的內在質地、年少的拮据所養成的善於體恤,以及盛滿情感而內斂的心──在言說與不說間揭示了自身的存在狀態,並與來去的光影一同安住於語言之中。
「我的傾向是從生活裡找到詩,而不是在腦子裡想詩。」在詩人、學者簡政珍的詩裡,經常看見生活中的具體情境,並帶有對現實的關注、對不同生命形式的關懷,包含受傷的黑貓、淋濕而拍打翅膀的鴿子、烤架上過冬的候鳥、在乾涸的魚池裡望著流雲的魚⋯⋯等。詩人的心思並不擺脫現實世界或於他處尋求詩意,而是在現實的粗礪中瞥見詩意的光芒,並透過具體而細微的意象展開敘述,既觸及了生活本身,更在多首詩作中引出了對時間的相對性、歷史的循環、個體的生命、動物在人類文明下的命運之思考。
每一首詩都是詩人對生活、對存在狀態的沉思,包含令他神往的景象──光影沒入溪聲──以及駐留在腦裡無法揮去的景象──母親在病榻前插著鼻胃管的面容。訪談過程中,即使詩人正處於耳鳴經常復發的生命階段,無法再像過往一樣恣意地在喜愛的音樂中聆聽更細微的層次,難免感傷,然而談起一首詩的起始:意象在腦裡浮現的瞬間,他的雙眼仍閃爍著睿智的光芒;談起詩性瞬間的「在」與「不再」,也流露了對時間流逝的敏感性,對短暫一瞬的嘆息與珍惜。
訪談從最新詩集《變臉詩》出發,請詩人談新舊作並行的處理、多首詩作中指向的核心主題,以及詩的創作過程、詩人的生命經驗與生活、詩人與學者的雙重身份對創作的交互影響、詩人的角色在自身生活中的意義等。在詩中、在訪談中,詩人的語言都反映了靜謐的內在質地、年少的拮据所養成的善於體恤,以及盛滿情感而內斂的心──在言說與不說間揭示了自身的存在狀態,並與來去的光影一同安住於語言之中。
談最新詩集《變臉詩》
記憶對自己的呼喚
郭瀅瀅:您的最新詩集《變臉詩》第二部分是來自於對舊作的「修改」,或舊作在心中迴盪出了新的一首詩、過去的意象再次於心中甦醒並有了新的延伸。而對於新舊作的處理,您並不是以新代替舊,而是注重讓兩者同時存在,並在新作後方註明詩作原名。請談談您這種處理方式,以及您如何看待不同時間下的自我,對詩作的不同詮釋?
簡政珍:首先,將自己過去的詩名放在新作後方,是對過去讀過這首詩的讀者一種交代,當他現在看到這首詩的時候,能有一個根據,知道這首詩是來自過去的哪一個文本。對我來說,新舊兩者是不相背的,是並行的存在,過去仍有當下那個時空本身存在的價值。當我心存讓兩者「並存」時,即使舊作已被我改了許多,兩者仍非對立,而是展現了不同的面向,是點滴的接續,是另一種存在方式。
至於不同時間點對一首詩的不同看待方式,我的想法是,當時寫的時候是以作者的眼光來看待(也就是藝術創作的立足點),而現在的我,想用讀者的眼光來看待,進而在題目和內容上有了更動,此時一首詩就會有另一個層次出現。前者是藝術的問題,後者是美學的問題,我認為這是最大的差別。而藝術與美學的轉移,就完成了這本詩集第二部分的書寫。
郭瀅瀅:請老師談談,關於是否該「考慮讀者眼光」的討論。
簡政珍:有人認為不必以「讀者的立場」看詩,他們認為那會降低自己的水準去迎合讀者。但我覺得,若是能適度以讀者的立場看自己的詩,可以擴大原有的視野,而不是迎合讀者。以我幾十年的寫詩、評詩的經驗,真正會迎合讀者的寫詩人,經常是玩弄文字遊戲的書寫者,他們知道這樣玩、耍,一定會得到某些批評家的青睞。這,我稱之為創作者與批評家的共謀。
記憶對自己的呼喚
郭瀅瀅:您的最新詩集《變臉詩》第二部分是來自於對舊作的「修改」,或舊作在心中迴盪出了新的一首詩、過去的意象再次於心中甦醒並有了新的延伸。而對於新舊作的處理,您並不是以新代替舊,而是注重讓兩者同時存在,並在新作後方註明詩作原名。請談談您這種處理方式,以及您如何看待不同時間下的自我,對詩作的不同詮釋?
簡政珍:首先,將自己過去的詩名放在新作後方,是對過去讀過這首詩的讀者一種交代,當他現在看到這首詩的時候,能有一個根據,知道這首詩是來自過去的哪一個文本。對我來說,新舊兩者是不相背的,是並行的存在,過去仍有當下那個時空本身存在的價值。當我心存讓兩者「並存」時,即使舊作已被我改了許多,兩者仍非對立,而是展現了不同的面向,是點滴的接續,是另一種存在方式。
至於不同時間點對一首詩的不同看待方式,我的想法是,當時寫的時候是以作者的眼光來看待(也就是藝術創作的立足點),而現在的我,想用讀者的眼光來看待,進而在題目和內容上有了更動,此時一首詩就會有另一個層次出現。前者是藝術的問題,後者是美學的問題,我認為這是最大的差別。而藝術與美學的轉移,就完成了這本詩集第二部分的書寫。
郭瀅瀅:請老師談談,關於是否該「考慮讀者眼光」的討論。
簡政珍:有人認為不必以「讀者的立場」看詩,他們認為那會降低自己的水準去迎合讀者。但我覺得,若是能適度以讀者的立場看自己的詩,可以擴大原有的視野,而不是迎合讀者。以我幾十年的寫詩、評詩的經驗,真正會迎合讀者的寫詩人,經常是玩弄文字遊戲的書寫者,他們知道這樣玩、耍,一定會得到某些批評家的青睞。這,我稱之為創作者與批評家的共謀。
郭瀅瀅:剛才我們提到了新作與舊作的並存。新舊作之間的關係是奧妙的,當中既有思想的連續性,也有思想的演變與新的創造。您也在序中提到,您呵護新舊作之間「兩個現實巨變中,『神秘再現』的思緒」。這種思緒是如何在創作中體現並影響、轉換或豐富了詩作的意象表達?
簡政珍:我可以從兩件事來說明。921大地震後,災區慘不忍睹,當時政府有一些講得很好聽的政策,但不一定有去實現,當時我有所感受所以寫下了一些詩;接著,是在新冠Delta病毒猖狂的時候,台灣已經死了將近千人,而政府遲遲不買疫苗。當時在寫作的時候,過去的感受又出現了。等於是記憶對自己的呼喚,即使並不是同樣的情境,但連繫著同樣一種感受,而在這種呼喚裡頭,有些意象忽然又再次出現了。
這種出現對我來說很有趣。照理來說,我應該再重新寫一首詩,並把過去的取代掉,但是一些在過去的詩裡出現的意象,現在又再次出現,對我的涉入非常深,像是想讓我再次從嘴巴將它說出來一般。這些特定的意象在兩個「現實巨變」中,已經轉化成為持久的記憶。
簡政珍:我可以從兩件事來說明。921大地震後,災區慘不忍睹,當時政府有一些講得很好聽的政策,但不一定有去實現,當時我有所感受所以寫下了一些詩;接著,是在新冠Delta病毒猖狂的時候,台灣已經死了將近千人,而政府遲遲不買疫苗。當時在寫作的時候,過去的感受又出現了。等於是記憶對自己的呼喚,即使並不是同樣的情境,但連繫著同樣一種感受,而在這種呼喚裡頭,有些意象忽然又再次出現了。
這種出現對我來說很有趣。照理來說,我應該再重新寫一首詩,並把過去的取代掉,但是一些在過去的詩裡出現的意象,現在又再次出現,對我的涉入非常深,像是想讓我再次從嘴巴將它說出來一般。這些特定的意象在兩個「現實巨變」中,已經轉化成為持久的記憶。
時間的多重面向
郭瀅瀅:詩作〈光影沒入溪聲〉同時是此部詩集第一輯的名稱。第二段描寫了超越時間的永恆瞬間,與首段在現實中不斷流逝的時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是一個沒有年月的時辰/你從水中走來/長髮潤濕了/後面那一座遠山/有鳥銜著一根巨大的秒針/飛過」。詩中的「女性形象」為永恆瞬間注入了某種美感,而「遠山」的永恆感、無窮性,似乎又加深了象徵時間的「秒針」之短暫與有限性。請簡老師談談這首詩中的時間觀,以及為何選擇了「女性形象」?
簡政珍:我在這首詩裡,處理了兩種時間狀態。以表象的時間來說,時間是接續的;以心靈的時間來說,詩中人看到這個女子的瞬間,時間是凝止的。我之所以選擇女性形象而非男性,是在於女性「褪去衣裳」走入溪水中的迷人,在第二節觀者的眼中似乎成為永恆的瞬間。也因為是女性,而能接續第一節花朵、花瓣的意象。但是,詩結尾的意象是鳥銜著秒針飛過,提醒了我們時間還是在進行中。實際上,「女子」還是脆弱的花朵,會隨著時間(詩中的秋天)凋萎掉落。但是在「凝止的時間」裡,卻不容易感覺到時間的行進,即使每一個瞬間仍持續在移動著。所以,「秒針」得要很「巨大」才能讓人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