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魚詩生活誌 / 人間魚詩社
  • 首頁
  • 金像獎詩人百萬賞
    • 徵競逐辦法
    • 心中理想的徵獎
  • 主題特輯
    • 人物報導
    • 特別企劃 >
      • 打破矽盾問到底 Kolas X《晶片戰爭》作者Chris Miller >
        • Kolas與Chris Miller的下課時間
        • 「矽盾」救台灣? 晶片戰爭作者Chris Miller:遠遠不能保證
        • 守住王牌
      • KOLAS ANd FRIENDS -Breaking Through the 'Silicon Shield' >
        • Breaking Through the 'Silicon Shield': Kolas Yotaka Talks with Chris Miller
        • Can the 'Silicon Shield' Save Taiwan? ‘Chip War’Author Chris Miller:“Far From Guaranteed”
        • Hold on to the Trump Card
      • 詩電影珍藏特輯
      • 與民主同行——美國總統大選後的台灣與烏克蘭
      • 走在甘迺迪街 ――Volodymyr與Kolas的對話
      • 如果美國的國家利益 與我們的不同?
      • Walking towards Democracy: Taiwan and Ukraine after the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 A Stroll Along Kennedy Street: A Conversation Between Volodymyr and Kolas
      • What If America's National Interest Is Different From Ours?
    • 攝影詩
    • 談詩論詩 >
      • 鄭慧如
      • 孟樊
      • 張日郡
      • 傅詩予
      • 溫任平
      • 吳長耀
    • 為何是/不是XX圖鑑 >
      • 寫真後話—— 專訪攝影藝術家 瀧本幹也
  • 詩生活誌
    • 2025 Mar. Vol.20
    • 2024 Dec. Vol.19
    • 2024 特刊
    • 2024 Sep. Vol.18
    • 2024 Jun. Vol.17
    • 2024 Mar. Vol.16
    • 2023 Oct. Vol.15
    • 夏季號 2023 Jul. Vol.14
    • 春季號 2023 Apr. Vol.13
    • 冬季號 2023 Jan. Vol.12
    • 秋季號 2022 Oct. Vol.11
    • 夏季號 2022 Jun. Vol.10
    • 春季號 2022 Apr. Vol.09
    • 冬季號 2022 Jan. Vol.08
    • 秋季號 2021 Oct. Vol.07
    • 夏季號 2021 Jul. Vol.06
    • 過往季刊 >
      • 冬季號 2022 Jun.Vol.08
      • 秋季號 2021 Oct.Vol.07
      • 秋冬號 2020 Dec.Vol.05
      • 春夏號 2020 Jun.Vol.04
      • 秋冬號 2019 Dec.Vol.03
      • 夏季號 2019 Aug.Vol.02
      • 創刊號 2019 Apr.Vol.01
      • 368 人間唸詩趣
  • 月電子詩報
    • 第064期
    • 第063期
    • 第062期
    • 第061期
    • 第060期
    • 第059期
    • 第058期
    • 第057期
    • 第056期
    • 第055期
    • 第054期
    • 第053期
    • 第052期
    • 第051期
    • 第050期
    • 第049期
    • 第048期
    • 第047期
    • 第046期
    • 第045期
    • 第044期
    • 第043期
    • 第042期
    • 第041期
    • 第038、039、040期
    • 第035、036、037期
    • 第032、033、034期
    • 第029、030、031期
    • 第027、028期
    • 第025、026期
    • 第023、024期
    • 第021、022期
    • 第020期
    • 第019期
    • 第018期
    • 第017期
    • 第016期
    • 第015期
    • 第013、014期
    • 第012期
    • 第011期
    • 第010期
    • 第009期
    • 第008期
    • 第007期
    • 第006期
    • 第004-005期
    • 第003期
    • 第002期
    • 第001期
  • 年度金像獎詩人
    • 最新公告
    • 歷屆辦法
    • 第二屆頒獎典禮
    • 第三屆頒獎典禮
    • 第四屆頒獎典禮
  • 插畫詩
  • 實驗性新詩型
    • 什麼是實驗性新詩型六行詩?
    • 徵稿公告
    • 第一波徵稿入選詩作
    • 第二波徵稿入選詩作
    • 第三波徵稿入選詩作
    • 第四波徵稿入選詩作
  • 詩電影
    • 為什麼我主張拍詩電影
    • 詩電影《穿過日影的翅膀》
    • 詩電影《刮傷廚房》
    • 詩電影《大見解》
    • 詩電影《本月》
    • 詩電影《權術》
    • 詩電影首映會 映後座談
  • 專欄
    • 我們賴以生存的虛擬世界
    • 肌肉的記憶
    • 不要自卑
    • Kolas Yotaka
    • 蕭義玲
    • 蕭伶伃
    • 蕭伶妤
    • 楊姍樺
    • 黃文成
    • 愛/人間/KOLAS 強大的女孩
    • 愛/人間/KOLAS 做人類還有何意義?
    • 為地方點上創意的亮點—— 卜唯平與「禾翌創意」及與台灣各地農會的故
    • 那日,與女神鑾轎一同疾行
    • 那些回不去的地方 蕭義玲
    • 黃文成
    • KOLAS YOTAKA
    • 蕭伶伃
    • 王婉育
    • 蕭伶伃
    • 傅雅雯
    • 蕭伶伃
    • 楊姍樺
    • 田原
    • 郭瀅瀅
    • 林彧
    • 許丁江
  • 詩人專區
  • 商品
  • 關於
  • 首頁
  • 金像獎詩人百萬賞
    • 徵競逐辦法
    • 心中理想的徵獎
  • 主題特輯
    • 人物報導
    • 特別企劃 >
      • 打破矽盾問到底 Kolas X《晶片戰爭》作者Chris Miller >
        • Kolas與Chris Miller的下課時間
        • 「矽盾」救台灣? 晶片戰爭作者Chris Miller:遠遠不能保證
        • 守住王牌
      • KOLAS ANd FRIENDS -Breaking Through the 'Silicon Shield' >
        • Breaking Through the 'Silicon Shield': Kolas Yotaka Talks with Chris Miller
        • Can the 'Silicon Shield' Save Taiwan? ‘Chip War’Author Chris Miller:“Far From Guaranteed”
        • Hold on to the Trump Card
      • 詩電影珍藏特輯
      • 與民主同行——美國總統大選後的台灣與烏克蘭
      • 走在甘迺迪街 ――Volodymyr與Kolas的對話
      • 如果美國的國家利益 與我們的不同?
      • Walking towards Democracy: Taiwan and Ukraine after the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 A Stroll Along Kennedy Street: A Conversation Between Volodymyr and Kolas
      • What If America's National Interest Is Different From Ours?
    • 攝影詩
    • 談詩論詩 >
      • 鄭慧如
      • 孟樊
      • 張日郡
      • 傅詩予
      • 溫任平
      • 吳長耀
    • 為何是/不是XX圖鑑 >
      • 寫真後話—— 專訪攝影藝術家 瀧本幹也
  • 詩生活誌
    • 2025 Mar. Vol.20
    • 2024 Dec. Vol.19
    • 2024 特刊
    • 2024 Sep. Vol.18
    • 2024 Jun. Vol.17
    • 2024 Mar. Vol.16
    • 2023 Oct. Vol.15
    • 夏季號 2023 Jul. Vol.14
    • 春季號 2023 Apr. Vol.13
    • 冬季號 2023 Jan. Vol.12
    • 秋季號 2022 Oct. Vol.11
    • 夏季號 2022 Jun. Vol.10
    • 春季號 2022 Apr. Vol.09
    • 冬季號 2022 Jan. Vol.08
    • 秋季號 2021 Oct. Vol.07
    • 夏季號 2021 Jul. Vol.06
    • 過往季刊 >
      • 冬季號 2022 Jun.Vol.08
      • 秋季號 2021 Oct.Vol.07
      • 秋冬號 2020 Dec.Vol.05
      • 春夏號 2020 Jun.Vol.04
      • 秋冬號 2019 Dec.Vol.03
      • 夏季號 2019 Aug.Vol.02
      • 創刊號 2019 Apr.Vol.01
      • 368 人間唸詩趣
  • 月電子詩報
    • 第064期
    • 第063期
    • 第062期
    • 第061期
    • 第060期
    • 第059期
    • 第058期
    • 第057期
    • 第056期
    • 第055期
    • 第054期
    • 第053期
    • 第052期
    • 第051期
    • 第050期
    • 第049期
    • 第048期
    • 第047期
    • 第046期
    • 第045期
    • 第044期
    • 第043期
    • 第042期
    • 第041期
    • 第038、039、040期
    • 第035、036、037期
    • 第032、033、034期
    • 第029、030、031期
    • 第027、028期
    • 第025、026期
    • 第023、024期
    • 第021、022期
    • 第020期
    • 第019期
    • 第018期
    • 第017期
    • 第016期
    • 第015期
    • 第013、014期
    • 第012期
    • 第011期
    • 第010期
    • 第009期
    • 第008期
    • 第007期
    • 第006期
    • 第004-005期
    • 第003期
    • 第002期
    • 第001期
  • 年度金像獎詩人
    • 最新公告
    • 歷屆辦法
    • 第二屆頒獎典禮
    • 第三屆頒獎典禮
    • 第四屆頒獎典禮
  • 插畫詩
  • 實驗性新詩型
    • 什麼是實驗性新詩型六行詩?
    • 徵稿公告
    • 第一波徵稿入選詩作
    • 第二波徵稿入選詩作
    • 第三波徵稿入選詩作
    • 第四波徵稿入選詩作
  • 詩電影
    • 為什麼我主張拍詩電影
    • 詩電影《穿過日影的翅膀》
    • 詩電影《刮傷廚房》
    • 詩電影《大見解》
    • 詩電影《本月》
    • 詩電影《權術》
    • 詩電影首映會 映後座談
  • 專欄
    • 我們賴以生存的虛擬世界
    • 肌肉的記憶
    • 不要自卑
    • Kolas Yotaka
    • 蕭義玲
    • 蕭伶伃
    • 蕭伶妤
    • 楊姍樺
    • 黃文成
    • 愛/人間/KOLAS 強大的女孩
    • 愛/人間/KOLAS 做人類還有何意義?
    • 為地方點上創意的亮點—— 卜唯平與「禾翌創意」及與台灣各地農會的故
    • 那日,與女神鑾轎一同疾行
    • 那些回不去的地方 蕭義玲
    • 黃文成
    • KOLAS YOTAKA
    • 蕭伶伃
    • 王婉育
    • 蕭伶伃
    • 傅雅雯
    • 蕭伶伃
    • 楊姍樺
    • 田原
    • 郭瀅瀅
    • 林彧
    • 許丁江
  • 詩人專區
  • 商品
  • 關於
圖片

 最後之日


文|蕭義玲

1.

熱騰騰的湯麵香氣四溢,正逢下班時刻,一波人潮已坐滿小吃店裡七八張摺疊桌。這家平價老麵店向來廣受歡迎,趁著有人走出店門,我趕緊和友人快步入店遞補。棲身於一方小桌上點完麵點後,看著店外馬路車流轟鳴,有種亂世的安穩感。

向來習慣在等餐點時,或滑滑手機,或閒聊,要不就是讓思緒放電跟著牆上的電視影像空轉。但這天不太一樣。我正等著腦袋放空,又被螢幕上一則新聞吸引:家住新北鶯歌的33歲男子,載著73歲的父親往東眼山出遊,途中父子爭吵且發生扭打,雙雙滑落溪谷,兒子自行爬出,父親則墜溪身亡。警消在路人報案後趕到現場,發現兒子呆坐邊坡。據知情人士指出,男子長期獨自照顧一有失智與慢性病的父親,是否壓力過大仍有待釐清。

我的眼睛還遺留著山路上救護車的紅燈殘影,店外天色又暗了幾分,麵來了。抄起筷子便要將雪白麵條往嘴裡送,入口剎那卻聽到友人發問:「妳有什麼想法?」,我遲疑了一下,隔著麵湯揚起的氤氳霧氣,反問:「你呢?」

「還用說,兒子絕對有問題,是蓄意殺害父親的。」也許我面露不解,他解釋:「父子必定長期不睦了。當然,照顧父親這麼多年,是壓力失控了」。

我眼前浮現桃園東眼山遊樂區山道的下午,一對共騎的父子蜿蜒過陽光輕柔灑落樹梢的路面,但幾個彎道後,機車一陣晃動,兒子停車,父子在路邊爭吵起來,激烈的對話驚擾了山區寧靜,將空氣擦出情緒的火花,接著有人動手了,一個大力推擠下,父子雙雙墜落斜坡,接下來便是新聞所說的畫面了。

依經驗法則,我贊成他說的「兒子絕對有問題」,但仍提出質疑:「為何不是意外?你又知道父子倆誰先挑起事端?」

「意外?33歲對抗73歲,兒子應該早知到兩人力量懸殊,所以蓄意的嫌疑更大。還有,誰會閒閒沒事把老人帶到山區玩?更不要說,如果是意外,父親落水後兒子為何不救?等救護車來早來不及了。從一連串行為判斷不是很清楚嗎?」

「你為什麼不想兒子載父親到山區晃晃是想圖個清幽?還有,如果是蓄意,兒子為何沒逃?警消來時他不是還坐在路邊?」

「就因為沒逃才看出用心,因為一逃就落實了兒子蓄意謀殺的印象。不論從事前或事後判斷,很明顯的,這就是殺人事件。」他看了我一眼,繼續說:「畢竟我們都知道,蓄意與意外的刑度差很多」我點頭,他又說:「你沒看警察已經將他以殺人罪嫌送辦調查?」

他說的都在情理之中。但我不想那麼快就臣服於簡單的確信,仍提出異議:「單憑一則報導足夠嗎?」我想若能從其他報導找到不同的敘事視角或影像細節,應可以有更多看待事件的角度。我想拿起手機檢索,又意識到爭辯將會沒完沒了,而我也不想破壞閒聊的好心情。他似乎看出我所想的,一邊呼著熱湯,一邊將對話淡淡打了結:「反正檢警會調查,很快就知道答案了。」我心中暗暗知道我們的討論一定會陷入言語迴圈,畢竟他焦聚的是如何找找出犯罪的法律問題,而我關注的卻是當父親溺於溪水,兒子默坐路旁的那個身影,因為這身影和人們渴望的犯罪故事實在格格不入。


2.

親密關係,一家之內,情感糾結,以及犯罪後的那刻身影。我的思緒隨著父子共騎的東眼山路蜿蜒前行,陽光篩落樹影間,那對父子正將機車停靠邊坡,他們的說話聲量愈來愈大,我想將耳朵湊前,山風輕拂,卻又被時間山坡外的另一聲響吸引,轉身一看,法國電影:《愛・慕》(Amour,2012)中的那對老夫妻映入眼簾。兩人雖與新聞事件中父子身分屬性不同,但一樣的都在不知不覺中走向一條回不了頭的關係末路。

影片開頭,已退休的老夫妻安妮與喬治從一場音樂會回到家中,一回家卻發現大門門鎖遭到破壞,有小偷來過了,似是某種不祥的諭示。第二天早餐,安妮在一瞬喪失知覺中顯出中風徵兆,其後手術失敗,身體右邊癱瘓,從醫院回家後已在輪椅上,她懇求親愛的丈夫:以後不論發生什麼事,不要將她送往醫院,深愛妻子的丈夫答應了。

但重擔也隨著承諾而來。安妮雖行動不便,喬治仍致力從生活中維護妻子的體面,一同早餐、看書讀報、聽音樂、聊天,但即使努力,安妮的身體不僅未見好轉,反而迅速衰弱,甚至精神委靡至時生厭世之想。無法承受了,她對丈夫說:「沒有理由再多活下去了,我知道情況只會更糟,人生何苦受這樣的罪?對你我都是折磨。」喬治仍想方設法寬解妻子,甚至引虛弱的她唱歌,為的是激發摯愛鬥志,阻擋死神陰影的步步侵逼。

喬治的心思被安妮牽引著起伏,眼見安妮身體日愈衰弱,更如一隻被困鎖的獸,哪裡都去不了。期間女兒偶有回來探望,指東畫西、傳達憂心後又離去,卻不知反把壓力丟給了老父親;喬治也曾雇用看護,但在看到看護的粗

魯行為後,終於還是辭退了她,將照顧的重責一肩扛起。安妮不能下床了,她開始語無倫次,且喊著:「痛。痛⋯⋯」,喬治的腳步日愈蹣跚,每一步都像在和妻子的痛苦進行著無言的交流。一日他做了惡夢:在水淹至腳踝的公寓長廊走著,忽然有一隻手從暗處伸出,一把掩住了他的嘴,頓時恐怖片般扭動身子掙扎,醒來,身邊正是動彈不得的妻子。

夫妻相守的日子,每個時刻都像靜默的審判,既摧毀著安妮的求生意志,也削弱著喬治的耐性。一次喬治百般勸勉後強迫安妮喝水,安妮卻一口吐出來,他情急攻心打了她,兩人之間瞬間裂出陌生巨縫,他又無限自責對不起。這是一場漫長的消耗戰,恩愛已成折磨。但時間尚未終結,一日喬治在好不容易的一刻安寧中刷牙,又聽到妻子:「痛、痛」的呼號,他趕去探看,已疲憊不堪的他握著她的手,且說兒時故事給她聽,直到妻子終於被安撫了。在那難得的片刻寧謐中,他的手自自然然往旁一滑,拿起枕頭便直直蓋住妻子的頭,施力,直到安妮沒了抽動,一切痛苦都過去了。

溺水的老父、呆坐邊坡的兒子,也經歷過這樣一日一日,漫長的關係凌遲吧。


3.

那日收看東眼山父子新聞後,我便上網搜尋各家報導了。從幾乎一致的內容拼湊出事件輪廓:男子是二兒子,與父親同住,大兒子在他地工作,每個月會固定回家訪視一次。父親的照護主要由二兒子負責,但年初時因騎車跌倒,原本就患有慢性病的他體力更顯衰弱,走路緩慢,且有失智的症狀。因男子長期失業在家,照顧父親的重責自然落在他肩上,據附近里長表示,父子二人很少外出;還有位鄰居提到,父子關係不睦,有時傳出爭吵聲;新北社會局則說,該戶並非列管中的高風險或脆弱家庭,因此不知相關家庭狀況。

我揣想就像一般家庭的日日夜夜,失智的父與失業的子,屋簷下的兩人必然天天上演著有聲無聲衝突戲:因為父親失智且帶病在身,必然仰賴兒子的三餐奉養與醫院接送;但父親雖失智又未及全然的認知混亂,偶有思緒清明時,父親會發現兒子不該日夜出現面前,甚至在他蟄居的房門外辱罵失業無用。如一根繃緊的弦,父親的反應時時牽動著兒子情緒。兒子應想過找工作,但每每因顧慮太多而告終,甚至將失敗歸諸於父親拖累。於是日子便在父子間的咒罵、冷戰或和解中一遍遍纏繞輪迴,兒子照顧父親多年,疲憊卻不可逃。與父親的交談就像失控的回音,不斷拋出,卻如無意義的語屑墜地,但日子仍得繼續。

只是父子關係既緊張不睦,為何相伴出遊?報導中,兒子如此回答:「因為長期照顧失智父親透不過氣,很想出門走走,但也不能將父親丟在家」我不禁嘆

息,是的,這就是日常生活。即使受不住了,兒子出門透氣仍要帶上父親,只因怕無法自理生活的父親惹來更大麻煩;至於失智的父親一方呢,與兒子之間早已參雜依賴與恐懼被拋棄等複雜情緒,就算常常與兒子爭吵,因為是自己孩子,仍上車了。不管如何,難得出遊,摩托車發動一刻,兩人心情應有幾分輕鬆。

但不久就爭吵起來了。雖無從確知爭吵內容,我猜想:從新北鶯歌到桃園復興區,直至彎進東眼山區的這一段路,失智的父親會嚷嚷:「你走錯方向」、「你要帶我去哪裡」或「我不要去了」,甚至不顧行進安全晃動座椅,直要跳下車來,兒子一再安撫且勸阻卻無效,一股無所逃於天地間的無奈與疲憊感直壓理智線,下車後父子激烈地互相拉扯,兒子將長期以來的壓抑、憤怒、孤獨化為拉扯中的一把推搡之力,偏偏兩人的力量又如此懸殊。

在這關鍵時刻,便是警察直指核心的追問了:「父親為何墜溪?」而距事發不過一天,兒子已坦承不諱:「是我推的」。另則報導則說道細節,兒子說推搡剎那有「一起死算了」念頭。但念頭最後,故事終局,卻是兩人雙雙墜落溪谷後老父身亡,兒子無恙爬上邊坡。據法醫解剖死因,父親是生前落水後窒息死亡。

殺人兇手既出,案件終結了。


4.

案件終結了嗎?我想到《愛・慕》中的老喬治親手終結了妻子的頻頻喊痛後,影片最後,一隻鴿子從窗外誤入他窗台,眼看鴿子毫無防備地在他家地板跳躍行走,他悄悄將窗戶掩上,接著拿起一件大披毯要蓋覆鴿子,幾次沒有成功仍不放棄,而鴿子也還茫茫然四處遊走,喬治再次努力,最後蓋住了。他坐下來,將蓋覆在暗色披毯內的鴿子放在胸前輕輕撫著──剎那間,我以為他要扼死鴿子了。但鏡頭繼續流轉,在喬治最後的信件追述中,才知道他把鴿子放了。

釋放。是的,不能再下去了。當愛與折磨交接相混至筋疲力盡,如命運的暗色披毯將人通體覆蓋,愛的最後一絲生息都要覆滅了,人如何不尋求站穩的喘息?又如何不在關係的手銬腳鐐中呼喊釋放?

然而喬治與安妮之外,時間山坡另一邊的父子呢?我想到最初與友人的爭辯:究竟是意外或蓄意殺人事件?雖案件迅速破了,但時至今日,我即使想破頭,還是給不出是意外或蓄意的正確答案──或者這問題根本無解,因為在責任與逃避相生互屬的意念流轉裡,二者既矛盾也相偕,既相斥也互容,甚至可能兇手自己也給不出確切答案,我又如何能幫他回答?

但我會永遠記得山風吹拂,一個靜靜坐在邊坡等待審判的身影。
全文刊於《人間魚詩生活誌》第十九期
成為台灣人間魚詩社文創協會 贊助會員

台灣人間魚詩社文創協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以推廣現代詩、文學及其它藝術創作,推動社會創意產業文化為宗旨。

​贊助用途:
1、協會運作
2、人間魚詩生活誌及其它書籍出版
3、詩電影拍攝
​
贊助帳號:
第一銀行(007)松貿分行 168-10-002842 社團法人台灣人間魚詩社文創協會

姐妹詩社:秋水詩社| 竊竊詩語|新詩路 |掌門詩學社
補助單位:
圖片
Copyright © Peoplefish Poetry & Lif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