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文藝 / 文藝趨勢
陳怡蓁的人生「真舞台」
採訪 | 許麗玲、PS.黃觀
撰文 | 許麗玲
撰文 | 許麗玲
成立於2000年的趨勢教育基金會,由陳怡蓁身兼董事長及執行長,她大力推動一系列以中國文學、傳統戲曲為主的計劃並透過創新的手法來表現藝文內容,例如:以舞台劇的方式呈現陶淵明、李白、杜甫、蘇東坡等古典文學大師的「文學劇場」,這些劇場都錄製成精美的影片;還有利用廣播及有聲書的方式錄製中國文學、藝術或是戲曲的講座,經由網路提供給更多的閱聽大眾深入淺出的文化內容,二十多年來趨勢教育基金會蓄積了龐大的「文化內容量能」。
融合傳統與創新的文學劇場不只詮釋古代文人的故事,還會站在現代人的立場,透過舞台劇進行一場又一場跨越時空的交會。陳怡蓁認為:「這些經典文學能夠留到現在,那表示傳統文學的內容還能觸及當代人的心,比如說,懷才不遇的蘇東坡,他遭到一連串的貶官與放逐之後,最終走向豁達。這種生命的歷練是不分時代的。」
除了現場演出之外,文學劇場也推出影音版,推廣給更多有興趣的人。趨勢教育基金會長期和國、高中老師合作,帶學生進入劇場欣賞文學劇場,進行著最生動、最臨場的的國文教學,多年來影響的青年學子不計其數。除了古典文學之外,趨勢文學劇場也納入現代文學,例如「趨勢詩劇場」推出了黃春明詩選《日日是好日》及羅智成詩選《光年》,未來計劃推出更多的現代文學劇場。
趨勢文藝:傳統中國文化在台灣
有人問過陳怡蓁,為何要不遺餘力地推廣中國傳統文學與表演藝術,為什麼不是推廣「台灣文學」和具「台灣特色」的傳統曲藝?
針對這些問題,陳怡蓁的看法是:如何界定「台灣」?台灣數千年來有南島語族的原住民,晚近四百年來漢人移民更迭而至,其間還經歷荷、鄭、清朝、日治、國民政府來台以至於現今的民主台灣。
不能否認的是台灣的漢人是人數最多的住民,中文是全國通用的語言,而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是全世界唯一使用「繁體中文」的國家,繁體中文也是中國傳統文學中所使用的文字。
明鄭時期首重興學,清朝時台籍進士與文人輩出,到了日治時期,台灣的漢學依然興盛,直至戰後國民政府來台,更是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其間,因為政治因素,有一段時間「台灣文學」作品和作家遭到漠視,直到解嚴之後,這個情況才獲得改善。
對陳怡蓁而言,台灣因其獨特的歷史,保留了許多傳統中國文化,同時也融合諸多不同的文化,多元文化正是台灣文化的真實樣貌。
喜愛京劇,但也熱愛歌仔戲,陳怡蓁談到唐美雲歌仔戲團所推出的《臥龍:永遠的彼日》;這齣在國家歌劇院演出的大型歌仔戲,是由國光劇團當家老生唐文華飾演劉備與歌仔戲名角唐美雲飾演諸葛亮,兩位來自不同劇種的演員共同擔綱,傳統與現代、跨劇種合作的創舉,在舞台上的展現是如此卓越與精彩,陳怡蓁提及此事,眼中滿滿的欽佩與熱愛。
午後的陽光灑入陳怡蓁色彩明亮的辦公室,這位不凡的女性,在激烈競爭的科技界與夫婿共同創業有成,夫妻二人轉而投入文化志業與社會企業,這是一趟從個人到企業、從企業到文化的回歸與完成。可以確信的是:「個體生命的完成不再只是個體生命」,因為如此豐富與全然的生命展現,其影響所及無法估量。
從趨勢科技到趨勢教育基金會,隱然可見台灣正形塑出「獨特、既傳統又創新、以華人文化為核心」的多元文化。看似渺小的島國台灣卻同時擁有強大的科技與人文底蘊,而這個底蘊在現今變化多端的國際局勢中日漸嶄露頭角,並且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性與影響力。
融合傳統與創新的文學劇場不只詮釋古代文人的故事,還會站在現代人的立場,透過舞台劇進行一場又一場跨越時空的交會。陳怡蓁認為:「這些經典文學能夠留到現在,那表示傳統文學的內容還能觸及當代人的心,比如說,懷才不遇的蘇東坡,他遭到一連串的貶官與放逐之後,最終走向豁達。這種生命的歷練是不分時代的。」
除了現場演出之外,文學劇場也推出影音版,推廣給更多有興趣的人。趨勢教育基金會長期和國、高中老師合作,帶學生進入劇場欣賞文學劇場,進行著最生動、最臨場的的國文教學,多年來影響的青年學子不計其數。除了古典文學之外,趨勢文學劇場也納入現代文學,例如「趨勢詩劇場」推出了黃春明詩選《日日是好日》及羅智成詩選《光年》,未來計劃推出更多的現代文學劇場。
趨勢文藝:傳統中國文化在台灣
有人問過陳怡蓁,為何要不遺餘力地推廣中國傳統文學與表演藝術,為什麼不是推廣「台灣文學」和具「台灣特色」的傳統曲藝?
針對這些問題,陳怡蓁的看法是:如何界定「台灣」?台灣數千年來有南島語族的原住民,晚近四百年來漢人移民更迭而至,其間還經歷荷、鄭、清朝、日治、國民政府來台以至於現今的民主台灣。
不能否認的是台灣的漢人是人數最多的住民,中文是全國通用的語言,而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是全世界唯一使用「繁體中文」的國家,繁體中文也是中國傳統文學中所使用的文字。
明鄭時期首重興學,清朝時台籍進士與文人輩出,到了日治時期,台灣的漢學依然興盛,直至戰後國民政府來台,更是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其間,因為政治因素,有一段時間「台灣文學」作品和作家遭到漠視,直到解嚴之後,這個情況才獲得改善。
對陳怡蓁而言,台灣因其獨特的歷史,保留了許多傳統中國文化,同時也融合諸多不同的文化,多元文化正是台灣文化的真實樣貌。
喜愛京劇,但也熱愛歌仔戲,陳怡蓁談到唐美雲歌仔戲團所推出的《臥龍:永遠的彼日》;這齣在國家歌劇院演出的大型歌仔戲,是由國光劇團當家老生唐文華飾演劉備與歌仔戲名角唐美雲飾演諸葛亮,兩位來自不同劇種的演員共同擔綱,傳統與現代、跨劇種合作的創舉,在舞台上的展現是如此卓越與精彩,陳怡蓁提及此事,眼中滿滿的欽佩與熱愛。
午後的陽光灑入陳怡蓁色彩明亮的辦公室,這位不凡的女性,在激烈競爭的科技界與夫婿共同創業有成,夫妻二人轉而投入文化志業與社會企業,這是一趟從個人到企業、從企業到文化的回歸與完成。可以確信的是:「個體生命的完成不再只是個體生命」,因為如此豐富與全然的生命展現,其影響所及無法估量。
從趨勢科技到趨勢教育基金會,隱然可見台灣正形塑出「獨特、既傳統又創新、以華人文化為核心」的多元文化。看似渺小的島國台灣卻同時擁有強大的科技與人文底蘊,而這個底蘊在現今變化多端的國際局勢中日漸嶄露頭角,並且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性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