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間魚詩生活誌
|
本期精選
台灣這張考卷
給未來的總統——與ChatGPT聊國政白皮書33道題 今年4月11日出刊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封面標題為「為台灣而戰」(The Struggle for Taiwan),總共有八篇系列報導分別涵蓋:現在的挑戰、歷史、經濟、半導體、兩岸、國防、政治、國際關係等不同層面,深入分析台灣在中國的武力威脅下如何發展經濟及防衛戰力,其中一篇談及「美中在為台灣之戰做準備」以及「如何避免這場戰爭」⋯(閱讀更多)
|
苦裡綻放的花朵
陳克華 X 石秀淨名:生命、慾望與真理 詩是從意識的一瞬,展延到永恆——專訪陳克華 彷彿一座創造的噴泉,猛烈、源源不絕——而接觸他的作品,也如同承受水滴的撞擊——這是實際到訪詩人、眼科醫生陳克華住處後,萌生的感受。除此之外,他的言談斯文與陰柔,而他的創作,他的詩與藝術,是近乎本能的恣意揮灑——無拘無束,且毫無保留,一如他所安身的空間,野性、無序而充滿生機⋯(閱讀更多)
|
人生是一首,永遠寫不完的詩
專訪 詩人綠蒂 採訪前夕,我讀著詩人綠蒂的三本詩集:《四季風華》、《北港溪的黃昏》、《十八.八十》,以及日後將出版的《隱匿的黃昏》詩稿。在他的無數詩作裡,最觸動我的,始終是情感的一致性——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對記憶的珍惜、對已消逝事物的悵惘——詩人的目光感性與飽含柔情,生命中的哀傷與悲喜,似乎總能在優雅的語言與流暢的詩行韻律間,恰如其分地安放著,並化為一股靜默與內斂的沉思⋯(閱讀更多)
|
戰爭的模樣--
呂子豪的烏克蘭戰地日記 呂子豪的戰地日記 這是一篇起始於幫助戰火下的難民,到最終前往了戰場前線,並在連日的砲火裡經驗著生存、死亡、短暫而深刻的同袍之愛的,紀實日記。日記的內容,來自我與呂子豪多次的當面訪談與筆談,以照片所喚起的記憶為出發,並以記憶帶著敘事,透過口述與文字,一同回顧了三個月內在波蘭、烏克蘭的基輔、伊爾平、伊久姆的歷程與內心轉折⋯(閱讀更多)
|
精選專欄
第七種日常的詮釋
郭瀅瀅 專欄 她的雙頰泛著紅暈,手臂的內側微微透出浮起的血管。像是一張透光的紙,單薄得容易破掉。也許她的美與神聖,正是因著生命的脆弱性而來的。而當她躺在黑色的棺木裡,成為靜物般的存在時,我才注意到她如此窄小。也許,僅是因為她身上那些令人嚮往的美好事物,在硬冷的長方形裡,瞬間失去了...(閱讀更多)
|
沒有意義的記憶____
不著陸旅館 林彧 專欄 我告訴小孩,喂你來喂我有故事要告訴你:「從前的從前,有一個人,他呢喜歡爬樓梯,他就一個階梯一個階梯地爬喲,一直爬一直爬,他說他喜歡一直爬一直爬到最高的地方...(閱讀更多)
|
無名老詩人的死前生活
許丁江 專欄 國內新增34,35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4,126例本土個案及23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5例死亡。以上是滑了手機,得知軒嵐諾這忽瘦忽胖可中可強的...(閱讀更多)
|
體制外與內:
Breaking列為2024巴黎奧運比賽項目! 雪果 專欄 我開始撰寫這篇文章時,東京奧運才結束不久。在東京奧運閉幕典禮上可以得知:霹靂舞,即Breaking,列為2024年巴黎奧運的比賽項目。
我從高中開始接觸街舞,學習的舞蹈風格為Locking。雖然我不是B-girl,但身為街舞圈的...(閱讀更多) |
月電子詩報
月電子詩報
2023.02.04出刊 第38、39、40期 刊登於月電子詩報的詩作,除了「人間魚詩社」外,包括姊妹詩社「秋水詩社」、「新詩路」、「新詩路」。
另有《人間魚詩生活誌》第十二期攝影詩主題徵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