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樂之後:讓更多人成為那個光02
專訪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董事長 黃韻玲
採訪 | 杜晴惠、PS. 黃觀
撰文 | PS. 黃觀
攝影 | 郭潔渝
撰文 | PS. 黃觀
攝影 | 郭潔渝
走過疫情與時代
陽光閃耀的靜謐午後,我正在為這篇報導爬梳著黃韻玲與臺北流行音樂中心的資料,網路的發達讓我可以輕易找到對應的歌曲,無論是最流行的,或是已成為經典的流行。我沉浸於音樂中,過了不知多久才回過神來,發現自己正邊聽邊哼著,彷彿進入了時光隧道。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以下簡稱北流)在眾所期待下成立,耗時十七年,相等於一個人從出生到青春成年的歲月。這是一個綜合性的音樂產業園區,分為南、北基地,北基地有表演廳,南基地則有文化館及產業區。而北流也是台北市第一個行政法人,當市政府在2020年宣布黃韻玲為北流行政法人首任董事長,當時也正是世紀疫情初始,誰也不知未來世界會是什麼樣子,所有的眼球都集中在北流怎麼走過疫情。
過了兩年,黃韻玲交出成績單,她帶領北流團隊走過疫情,見流行音樂人才培育產創基地在北流已見雛型。兩年間,北流場館陸續啟用、演繹華語音樂四十年的大型常設展《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開展、相關產業廠商進駐場館,而活動、演唱會接連舉辦。
訪談當天,在表演廳的後台,有著支持表演所需的設施,包括化妝室、更衣室、休息室、會議室、排練室等。訪談拍攝在表演廳,推開廳門,搶眼的紅黑色展演廳堂,幾乎可以聽到席間觀眾的歡呼聲。從幕後到台前,曲折的通道,就像高度複雜的音樂產業需要精密專業合作的鏈結,流行音樂產業鏈將完整規劃在北流園區裡。
訪談中,黃韻玲提到語談起公務與行政的種種,語調時而急切,時而語重心長,她述說各種北流經營實務上遇到的困難以及疫情的影響,清晰務實,柔韌細密。訪談後,我們隨著她到表演廳準備進行拍攝,她在打開門前回頭說道:「我們的表演廳正在進行數位化工程,北流將全面數位化,向世界打開,讓世界看到北流,這是未來」。如她說的「把想像變為真實,那是和創作一模一樣的事」,我想,或許北流就是一首她正在創作的歌,而且是將音樂化為場所空間的創作之路。
陽光閃耀的靜謐午後,我正在為這篇報導爬梳著黃韻玲與臺北流行音樂中心的資料,網路的發達讓我可以輕易找到對應的歌曲,無論是最流行的,或是已成為經典的流行。我沉浸於音樂中,過了不知多久才回過神來,發現自己正邊聽邊哼著,彷彿進入了時光隧道。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以下簡稱北流)在眾所期待下成立,耗時十七年,相等於一個人從出生到青春成年的歲月。這是一個綜合性的音樂產業園區,分為南、北基地,北基地有表演廳,南基地則有文化館及產業區。而北流也是台北市第一個行政法人,當市政府在2020年宣布黃韻玲為北流行政法人首任董事長,當時也正是世紀疫情初始,誰也不知未來世界會是什麼樣子,所有的眼球都集中在北流怎麼走過疫情。
過了兩年,黃韻玲交出成績單,她帶領北流團隊走過疫情,見流行音樂人才培育產創基地在北流已見雛型。兩年間,北流場館陸續啟用、演繹華語音樂四十年的大型常設展《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開展、相關產業廠商進駐場館,而活動、演唱會接連舉辦。
訪談當天,在表演廳的後台,有著支持表演所需的設施,包括化妝室、更衣室、休息室、會議室、排練室等。訪談拍攝在表演廳,推開廳門,搶眼的紅黑色展演廳堂,幾乎可以聽到席間觀眾的歡呼聲。從幕後到台前,曲折的通道,就像高度複雜的音樂產業需要精密專業合作的鏈結,流行音樂產業鏈將完整規劃在北流園區裡。
訪談中,黃韻玲提到語談起公務與行政的種種,語調時而急切,時而語重心長,她述說各種北流經營實務上遇到的困難以及疫情的影響,清晰務實,柔韌細密。訪談後,我們隨著她到表演廳準備進行拍攝,她在打開門前回頭說道:「我們的表演廳正在進行數位化工程,北流將全面數位化,向世界打開,讓世界看到北流,這是未來」。如她說的「把想像變為真實,那是和創作一模一樣的事」,我想,或許北流就是一首她正在創作的歌,而且是將音樂化為場所空間的創作之路。
黃韻玲與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疫情下開幕的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觀:從2020年2月,在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宣布由您擔任董事長時,幾乎與新冠疫情爆發的時間點重疊,您過去兩年來如何因應這個國際局勢的大變化?無論是心情上或工作上,請跟我們分享這個歷程。 玲:臺北市流行音樂中心(以下簡稱北流) 是臺北市第一個地方行政法人,成立的時候,剛好是疫情的初始,到現在已經兩年。我們有市政府支持,與臺北市議會的溝通也順暢,但一切都還在摸索中。例如預算編列,公部門預算通常在前一年就要規劃,比實際營運來得早,但北流在第一年,就因為疫情延後開幕,第二年,又再度因為疫情停止營運三個月,因此並沒有整年的收支得以進行完整財務規劃。在配合公務單位的節奏下,該如何評估年度財務,北流也都還在努力學習。 這兩年疫情反撲,音樂界也很辛苦。不論是演唱會或舞台劇的籌備,至少都需要8個月的時間,從寫劇本開始,也同時要進行舞台設計和服裝的準備。很多國外樂手原本計劃要來台演出,也因為疫情而突然喊卡。雖然在政府宣布微解封後,北流的表演活動持續進行,但觀眾還是可能會因為疫情而不敢來。北流希望和大家一起度過難關,同時也配合市政府的減租政策,希望可以達到最大幫助。北流也肩負著自負盈虧的壓力,但已經盡力達成目標。 |
讓南北基地人流通暢,打造舒適的園區
觀:政府確實是需要預為規劃下一年度預算的。2020年您接任職位後,提到這個場館花了17年才完成,它不只是一個場館,還是一個多功能、多元性的園區跟基地,有表演廳、文化館跟產業區,請您談談北流的管理營運規劃及目前進展情形。
玲:北流分為南、北兩基地,北基地是表演廳,南基地是文化館及產業區,兩個基地之間隔著市民大道。如果要從北基地走到南基地,需要過馬路,許多人會覺得太遠,中間的天橋可在南基地打開後做為連結,減少不便。北基地作為表演中心,只要有演出,就會有人潮,但即使南基地的文化館有展覽、有活動,也非常熱鬧成功,還是需要讓北基地看完表演的人們有走過來的意願。南、北基地的人行完整串接相當重要,我們也在努力讓園區有便利舒適的步行環境。
突破招商困難,帶領北流成為「音樂矽谷」
這一年半以來,同仁都很努力地進行招商。雖然有興趣入駐的廠商很多,也都很喜歡北流的空間,但當初在興建的時候,為了讓後續的招商有更多彈性,空間的設置只有基本的毛胚和鐵捲門,因此廠商如果要做餐飲業,就需要裝設冷氣、廚房設備(例如截油槽),真正設店反而需要花費龐大的建置費來做基礎建設。
因此,北流除了演出之外,還有產業區的經營及招商壓力。以往只需要注重演出的品質,現在要把商業帶進來,這對我來說是全新的挑戰。北流產業區的商鋪空間有25處,原本希望用統包的方式進行,但因為周遭的人流還有待養成,加上疫情的影響,許多投資方卻步。但在統包第一次公告招標、流標後,我們就改變了招商策略,改為單點或區塊出租。我們改變成這樣的作法後,就開始有了成效,目前有將近四分之三的空間已經出租,也在7月中陸續開幕,希望年底可以看到北流三館全園區打開的完整樣貌。我也很感謝一開始願意進駐的夥伴,他們對空間付出相當多的心力,而我們會繼續一起努力。
我們希望進駐廠商跟流行音樂有重要的關聯。我們希望將來這裡是音樂的矽谷,是音樂的產業鏈,讓喜愛流行音樂的年輕人,或是本身就在這個產業裡的人,都能在北流完成對流行音樂的理想。這是對未來的期待。
因為疫情,思考園區的更多可能
杜:我們對北流還是很有期望的,最重要的還是疫情的影響,打亂了很多事情。
玲:對,但如果要說疫情全然打壞北流的狀況,也不完全。因為疫情,反而讓我們去思考很多可能性,例如線上活動的可能性,以及元宇宙。我們為這個空間想了很多奇異的點子,也在這段期間參考了許多相關科技和技術,進一步思索擴展未來的可能。流行音樂是很在乎內涵的,疫情讓我們去思考北流園區的可能樣貌,思考精彩常設展的保留,更思考北流整體的數位化,讓全世界的人可以透過線上來參觀展覽,透過線上看到北流……
觀:政府確實是需要預為規劃下一年度預算的。2020年您接任職位後,提到這個場館花了17年才完成,它不只是一個場館,還是一個多功能、多元性的園區跟基地,有表演廳、文化館跟產業區,請您談談北流的管理營運規劃及目前進展情形。
玲:北流分為南、北兩基地,北基地是表演廳,南基地是文化館及產業區,兩個基地之間隔著市民大道。如果要從北基地走到南基地,需要過馬路,許多人會覺得太遠,中間的天橋可在南基地打開後做為連結,減少不便。北基地作為表演中心,只要有演出,就會有人潮,但即使南基地的文化館有展覽、有活動,也非常熱鬧成功,還是需要讓北基地看完表演的人們有走過來的意願。南、北基地的人行完整串接相當重要,我們也在努力讓園區有便利舒適的步行環境。
突破招商困難,帶領北流成為「音樂矽谷」
這一年半以來,同仁都很努力地進行招商。雖然有興趣入駐的廠商很多,也都很喜歡北流的空間,但當初在興建的時候,為了讓後續的招商有更多彈性,空間的設置只有基本的毛胚和鐵捲門,因此廠商如果要做餐飲業,就需要裝設冷氣、廚房設備(例如截油槽),真正設店反而需要花費龐大的建置費來做基礎建設。
因此,北流除了演出之外,還有產業區的經營及招商壓力。以往只需要注重演出的品質,現在要把商業帶進來,這對我來說是全新的挑戰。北流產業區的商鋪空間有25處,原本希望用統包的方式進行,但因為周遭的人流還有待養成,加上疫情的影響,許多投資方卻步。但在統包第一次公告招標、流標後,我們就改變了招商策略,改為單點或區塊出租。我們改變成這樣的作法後,就開始有了成效,目前有將近四分之三的空間已經出租,也在7月中陸續開幕,希望年底可以看到北流三館全園區打開的完整樣貌。我也很感謝一開始願意進駐的夥伴,他們對空間付出相當多的心力,而我們會繼續一起努力。
我們希望進駐廠商跟流行音樂有重要的關聯。我們希望將來這裡是音樂的矽谷,是音樂的產業鏈,讓喜愛流行音樂的年輕人,或是本身就在這個產業裡的人,都能在北流完成對流行音樂的理想。這是對未來的期待。
因為疫情,思考園區的更多可能
杜:我們對北流還是很有期望的,最重要的還是疫情的影響,打亂了很多事情。
玲:對,但如果要說疫情全然打壞北流的狀況,也不完全。因為疫情,反而讓我們去思考很多可能性,例如線上活動的可能性,以及元宇宙。我們為這個空間想了很多奇異的點子,也在這段期間參考了許多相關科技和技術,進一步思索擴展未來的可能。流行音樂是很在乎內涵的,疫情讓我們去思考北流園區的可能樣貌,思考精彩常設展的保留,更思考北流整體的數位化,讓全世界的人可以透過線上來參觀展覽,透過線上看到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