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魚詩生活誌 / 人間魚詩社
  • 金像獎詩人百萬賞
    • 徵競逐辦法
    • 心中理想的徵獎
  • 主題特輯
    • 人物報導
    • 特別企劃
    • 攝影詩
    • 談詩論詩 >
      • 鄭慧如
      • 孟樊
      • 張日郡
      • 傅詩予
      • 溫任平
      • 吳長耀
  • 詩生活誌
    • 冬季號 2023 Jan. Vol.12
    • 秋季號 2022 Oct. Vol.11
    • 夏季號 2022 Jun. Vol.10
    • 春季號 2022 Apr. Vol.09
    • 冬季號 2022 Jan. Vol.08
    • 秋季號 2021 Oct. Vol.07
    • 夏季號 2021 Jul. Vol.06
    • 過往季刊 >
      • 冬季號 2022 Jun.Vol.08
      • 秋季號 2021 Oct.Vol.07
      • 秋冬號 2020 Dec.Vol.05
      • 春夏號 2020 Jun.Vol.04
      • 秋冬號 2019 Dec.Vol.03
      • 夏季號 2019 Aug.Vol.02
      • 創刊號 2019 Apr.Vol.01
      • 368 人間唸詩趣
  • 月電子詩報
    • 第038、039、040期
    • 第035、036、037期
    • 第032、033、034期
    • 第029、030、031期
    • 第027、028期
    • 第025、026期
    • 第023、024期
    • 第021、022期
    • 第020期
    • 第019期
    • 第018期
    • 第017期
    • 第016期
    • 第015期
    • 第013、014期
    • 第012期
    • 第011期
    • 第010期
    • 第009期
    • 第008期
    • 第007期
    • 第006期
    • 第004-005期
    • 第003期
    • 第002期
    • 第001期
  • 人間魚詩社年度金像獎
    • 金像獎徵選開跑
    • 金像獎頒獎典禮
  • 實驗性新詩型
    • 為什麼我主張實驗性新詩型六行詩?
    • 第一波徵稿
    • 第二波徵稿
    • 現正徵稿中
  • 詩電影
    • 為什麼我主張拍詩電影
    • 詩電影《大見解》
    • 詩電影《本月》
    • 詩電影《權術》
    • 詩電影首映會 映後座談
  • 專欄
    • 郭瀅瀅
    • 林彧
    • 許丁江
    • 雪果
  • 商品
  • 關於
  • 金像獎詩人百萬賞
    • 徵競逐辦法
    • 心中理想的徵獎
  • 主題特輯
    • 人物報導
    • 特別企劃
    • 攝影詩
    • 談詩論詩 >
      • 鄭慧如
      • 孟樊
      • 張日郡
      • 傅詩予
      • 溫任平
      • 吳長耀
  • 詩生活誌
    • 冬季號 2023 Jan. Vol.12
    • 秋季號 2022 Oct. Vol.11
    • 夏季號 2022 Jun. Vol.10
    • 春季號 2022 Apr. Vol.09
    • 冬季號 2022 Jan. Vol.08
    • 秋季號 2021 Oct. Vol.07
    • 夏季號 2021 Jul. Vol.06
    • 過往季刊 >
      • 冬季號 2022 Jun.Vol.08
      • 秋季號 2021 Oct.Vol.07
      • 秋冬號 2020 Dec.Vol.05
      • 春夏號 2020 Jun.Vol.04
      • 秋冬號 2019 Dec.Vol.03
      • 夏季號 2019 Aug.Vol.02
      • 創刊號 2019 Apr.Vol.01
      • 368 人間唸詩趣
  • 月電子詩報
    • 第038、039、040期
    • 第035、036、037期
    • 第032、033、034期
    • 第029、030、031期
    • 第027、028期
    • 第025、026期
    • 第023、024期
    • 第021、022期
    • 第020期
    • 第019期
    • 第018期
    • 第017期
    • 第016期
    • 第015期
    • 第013、014期
    • 第012期
    • 第011期
    • 第010期
    • 第009期
    • 第008期
    • 第007期
    • 第006期
    • 第004-005期
    • 第003期
    • 第002期
    • 第001期
  • 人間魚詩社年度金像獎
    • 金像獎徵選開跑
    • 金像獎頒獎典禮
  • 實驗性新詩型
    • 為什麼我主張實驗性新詩型六行詩?
    • 第一波徵稿
    • 第二波徵稿
    • 現正徵稿中
  • 詩電影
    • 為什麼我主張拍詩電影
    • 詩電影《大見解》
    • 詩電影《本月》
    • 詩電影《權術》
    • 詩電影首映會 映後座談
  • 專欄
    • 郭瀅瀅
    • 林彧
    • 許丁江
    • 雪果
  • 商品
  • 關於
圖片

拿汀郭賢靜酗詩:閨秀不等同閨怨


文 | 溫任平

在馬來西亞,拿督是個皇室封銜,由州元首、蘇丹或最高元首頒發給功在社會的子民,拿督的夫人被稱為「拿汀」(Datin)。馬來半島連同東馬的沙巴與砂𦛨越共有13個州,華裔Datin 養尊處優,生活豐裕,社交活動頻繁,仍有餘力——或百忙中仍抽空學習寫詩者——萬中無一。而把寫詩視為「酗詩」者,大概只有拿汀郭賢靜。

查了谷歌也查了字典,肯定「酗詩」一詞是個新詞。詞語架上面有的是「酗煙」、「酗咖啡」,就是沒有「酗詩」。「酗詩」一詞是拿汀郭賢靜刻意熔鑄,或偶然間發明的。

詩人有自鑄新詞的執照。新人一開始寫詩(或散文)多依循常見的套路。郭賢靜對套路的抗拒性敏銳。加入天狼星詩社不足半年,語文表現循序漸進(不是突飛猛進),詩的創作則不斷翻新章。在天狼星的群組《星光燦爛》,幾乎每天都有她的新作出現。

她開始以為寫白話詩,每隔兩三行押韻即可,寫了幾首半鹹不淡的打油詩。為了加強詩的內容深度,她不斷從貪嗔痴慢疑與其他佛學箴言著手,反而被口頭禪所困。

我寄了周夢蝶《孤獨國》《還魂草》裡頭的一些詩給她參照,讓她瞭解佛家五蘊甚至「緣」(緣份)都只是概念,本身沒有禪味也沒有詩味。除非這些概念,經過戲劇化、具體化,「演出」自己。這是葉維廉教授60年代就提出過的問題:「激流怎樣為倒影造像?」


是的,激流怎樣為倒影造像?激流不可能拿著手機拍selfie,激流的形態:亂石崩雲、水花四濺……如何「凸顯」出來?詩能其他文類之所不能,它用暗示法,用側寫法,用烘托法,把驚濤駭浪寫活。


我不止一次提醒她,說這樣不行,太露骨;哪樣不行,太淺薄。我可以想像一個養尊處優的拿汀,在手機哪一端的隱忍的慍怒。


郭賢靜處理的題材,相當多樣,不知道她是開心還是傷心,她有時候是大笑姑婆,調侃自己調侃他人;偶爾又像閨中怨婦,既失落又落寞。2019年元月下旬,她在嚴冬赴維也納,在酷寒天氣走進酒廊喝酒,一杯酒一首詩,有點嚇人。她說喝酒寫詩可以禦寒。TVB節目每有高難度雜技,必定用打出字幕:「高難度動作,除非有專人指導,切勿冒險嘗試。」這句話,我想在這裡借用來提醒大家,酗酒酗詩皆可傷身。


她在2018年12月28日開始寫第一首詩,2019年4月2日──也即是99天,一共完成詩作103首。30年代的中國,第一位象徵派詩人是李金髮,第一位現代派詩人是戴望舒。望舒被人譽為「雨巷詩人」,名滿天下,一生只寫了99首詩。郭賢靜99天寫了103首,每天平均超過一首,那是非常驚人的成績。


細細瀏覽了拿汀的詩百篇,發覺她的佳作,都是陰性的、柔婉的感性溢出。戊戌年交己亥年:2019年2月3日,她寫了一首10行詩,改寫了「夏蟲不可語冰」的想像:

        把夏蟲
        急凍在零下九度
        來到冬天
        給它來個 人工呼吸
        讓夏蟲 好好的伸個懶腰
        然後
        洋洋灑灑地 與冬天
        談一場
        風花雪月的
        戀愛


郭賢靜同時也顛覆了「夏蟲語冰」「風花雪月」的成語套路,然後把夏蟲「擬人化」(personified ),蟲豕像人那樣會伸懶腰,然後與「風花雪月」談戀愛。「風花雪月」在賢靜筆下,成了大自然的代稱或泛稱。己亥大年初一凌晨,郭賢靜寫成〈等〉五行:

        鞭炮聲 驚醒了窗外的薔薇
        零時二十一分
        路上仍有遊子披星趕路
        陌上雪花啤酒千杯
        祖屋檐下老鴉一對

短短五行,七個意象,最末兩行以不規則的對仗取勝,意象(imageries)鮮明,可以說是這篇作品的金句。最末一行是電影手法的聚焦/定焦:檐下的一對老鴉,突然衝進了(zoom in)讀者的眼簾。

郭賢靜的抒情婉約的格調,或可從下列詩作窺見一斑:

「吟一節/拎一剪/踢踏  踢踏  踢踢踏/
春風和樂,琴浪/攀上高高的馬頭牆/
腮紅喜與綠葉同謀/非得把芊萼燃燒成紅緞/為天幕繡一朵嫵媚回眸」
                                         〈 春天的紅唇〉

「是誰/忘了把窗戶緊閉/讓季冬的寒流/潛進了屋裡/惹來滿室的孤寂/如何/調整時針的記憶/編一個理由/讓孟春的第一道初陽/穿透窗簾/沁沁蕥蕥的/舞一曲 桃李春風」。
                                                 〈 催促〉

「話說當年/長夜陪伴無厘頭瞎扯/知更鳥頻頻打著哈欠/前路似調色盤/七彩繽紛燦爛/揚頭,黑髮/齊肩的驕傲」

「話說今秋/長夜依偎相視傾寥寂/知音人緩緩舉杯對酌/悠然一陣風起/翻開了日記本/故事眼前上映/感嘆,韶華/易碎人易老」
                                  〈韶華曾為誰而留〉

第三首隱隱約約流露的淡淡閨怨,被「一朵嫵媚回眸」、「一曲桃李春風」稀釋(attenuated )甚至消弭於無形。宋詞的陰性抒寫傳統、漢語的套語與成語,使不少現代詩人(尤其女性)在不自不覺中墮入李煜、李清照、柳永與周邦彥的文字網羅。李煜的亡國、李清照的喪夫、柳永的不拘、周邦彥的風月,形成一個想像網罟,影響了從胡適迄今的新詩傳統。郭賢靜把它們拟人化、動態化,最重要的是「現代化了」。

這種把古典套路現代化的企圖,幾乎遍及她目前擁有的160首詩作。她是民間團體「馬來西亞巾幗同盟會」的會長,行事作風強勢,這種性格滲入其作品,即出現頗為奇怪的藝術創作的fusion:女性書寫,細膩入微,可又經常「矛盾地」浮現踰矩的鬚眉之氣。有一種闖出慵懶,卸下情緒性的閨怨底內心衝動。走出戶外,賢靜藉季節氣候的變化,用動態語言,化解了這種心理矛盾。

「淅瀝瀝/ 霜降,轉角就是/孟冬,攝氏五度/盛開的風車茉莉/晨早氣韻生動/等雪的心情/等梅花鹿的心情/等雪撬滑行的心情/一直溜啊一直溜/在陡峭的岩崖/嘎然停住」

聖誕老人,雪橇的滑行,畫面感強烈的滑雪,在驚險時刻於陡峭岩崖嘎然停止,向自己挑戰,向大自然挑戰,這些戲劇性表演(動態語言)基本上與閨怨題旨背道而馳,新女性的活力可以用閨秀的語言書寫而不必沈溺在閨怨的泥淖。賢靜寫季節的變化,居然如此下筆:

       綠色一片
       無從探究
       是否出自于藍
       熬過冬春夏
       楓紅,悄悄給深秋
       殺出一條血路

「楓紅……殺出一條血路」這樣的句子,怎樣看都不像出自女生手筆。唐宋雙李柳周等詞家更不會用上。這種俠義小說式的抒寫,多少有點另類或異數。

在思想方面,〈韶華曾為誰而留〉、〈止水不為風動〉等詩題本身詩意盎然(exuberant poetic)而且渾融禪意,由於涉及的範疇廣泛,本文就不論了。筆者感到興趣的是思想的「反傳統」:「女為悅己者乃荒謬之論述」,啟動了新女性主義書寫的第一章:

       銅鏡映出娥眉
       看似新月凝霜
       梳妝台上擺放的胭脂
       未曾開封
       女當該為悅己者容?
       這荒謬的論述,笑翻了
       一院子的麻雀鵪鶉

賢靜寫了不少秋天的詩,雖然人處赤道的大馬。秋涼的感覺遍佈她半數以上的詩作,大馬地處熱帶,可一雨便成秋,我甚至覺得國內的天氣,早上九點半或之前的氣氛與陽光,讓赤道地區也有短暫的秋,不過秋的抒寫這方面的創作同質性(homosexuality )似乎高了些,她喜在十二行以內成篇,中間不分詩節,亦往往限制了她的想像空間。(外在)形式的變,影響技巧,進一步推動題旨的發展,這方面賢靜得再下些苦功。把吃苦當作吃補,力求形式與技藝的突破,才能撇開風花雪月,有嶄新的突破。

2022年9月21日

​
全文刊於《人間魚詩生活誌》第十一期
成為台灣人間魚詩社文創協會 贊助會員

台灣人間魚詩社文創協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以推廣現代詩、文學及其它藝術創作,推動社會創意產業文化為宗旨。

​贊助用途:
1、協會運作
2、人間魚詩生活誌及其它書籍出版
3、詩電影拍攝
​
贊助帳號:
第一銀行(007)松貿分行 168-10-002842 社團法人台灣人間魚詩社文創協會

姐妹詩社:秋水詩社| 竊竊詩語|新詩路
補助單位:
圖片
Copyright © Peoplefish Poetry & Lif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