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外與內:
Breaking列為2024巴黎奧運比賽項目!
文|雪果
前言
我開始撰寫這篇文章時,東京奧運才結束不久。在東京奧運閉幕典禮上可以得知:霹靂舞,即Breaking,列為2024年巴黎奧運的比賽項目。
我從高中開始接觸街舞,學習的舞蹈風格為Locking。雖然我不是B-girl,但身為街舞圈的一員,我起初對此消息感到開心與期待。隨後卻也產生諸多疑問:為何不是其他街舞的舞蹈風格列入比賽?這將對Breaking產生何種影響?又會如何評分?⋯⋯等。本篇文章將稍微介紹Breaking,以及Breaking如何被送往奧運,並試圖找出以上問題的答案。
我開始撰寫這篇文章時,東京奧運才結束不久。在東京奧運閉幕典禮上可以得知:霹靂舞,即Breaking,列為2024年巴黎奧運的比賽項目。
我從高中開始接觸街舞,學習的舞蹈風格為Locking。雖然我不是B-girl,但身為街舞圈的一員,我起初對此消息感到開心與期待。隨後卻也產生諸多疑問:為何不是其他街舞的舞蹈風格列入比賽?這將對Breaking產生何種影響?又會如何評分?⋯⋯等。本篇文章將稍微介紹Breaking,以及Breaking如何被送往奧運,並試圖找出以上問題的答案。
何謂Breaking?
「街舞」一詞囊括眾多舞蹈風格。而Breaking是其中發展較早的一種,起源於1970年代美國紐約的布朗克斯區(The Bronx)。當時的布朗克斯區社會問題頻發,包含貧窮、種族歧視、槍枝毒品與黑幫械鬥等問題。最終人們將憤怒與鬥爭,轉而傾注在音樂、舞蹈與塗鴉,產生了「嘻哈文化」。這份憤怒轉化到舞蹈的樣貌便是用「Battle」取代械鬥,即透過肢體技巧、舞蹈技術來區分高下。
「街舞」一詞囊括眾多舞蹈風格。而Breaking是其中發展較早的一種,起源於1970年代美國紐約的布朗克斯區(The Bronx)。當時的布朗克斯區社會問題頻發,包含貧窮、種族歧視、槍枝毒品與黑幫械鬥等問題。最終人們將憤怒與鬥爭,轉而傾注在音樂、舞蹈與塗鴉,產生了「嘻哈文化」。這份憤怒轉化到舞蹈的樣貌便是用「Battle」取代械鬥,即透過肢體技巧、舞蹈技術來區分高下。
時至今日,Breaking之外的街舞舞蹈風格也會舉辦Battle。無論何種舞風的Battle,現場皆會有DJ隨機播放音樂,而參賽者需要隨著音樂進行「Solo」。
在此的Solo指的是,個人獨舞並隨著音樂即興舞蹈。街舞相當注重舞蹈動作與音樂的契合度。即音樂性,如何運用身體玩音樂。無論是動作落在拍子、旋律或音效上,或是創造音樂所沒有的拍子或節奏等等。皆是透過仔細聆聽音樂而來。
比賽方式是兩位參賽者輪流Solo,最後由評審們打分數、或二選一選出獲勝者。然而每場Battle的比賽規則並沒有一定規範,因活動而異。
舞步是由好幾個動作構成,有著動態且連續的形狀。該形狀成為符號,可以供人辨識為某種舞步。`而Breaking的舞蹈動作多在地板上發生。使用頭部、肩部、手部、背部或膝蓋等部位作為支撐點,並扭轉腰部、髖關節及雙腿,以產生動力、旋轉身體。故Breaking舞步整體動作難度較高、動作移動範圍較大,形狀較為明顯、符號較易辨識。就算是不熟悉街舞的人也較能看懂。我認為這也是為何是Breaking,而非其他街舞舞風列入比賽項目的原因。
納入體制的過程
將Breaking納入奧運比賽項目,對「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以下簡稱「國際奧會」)的好處是可以吸引年輕觀眾。而對Breaking或街舞圈而言,好處是得以增加能見度,能夠吸引更多人欣賞或學習街舞。得以活絡街舞文化,有所傳承。也使舞者的街舞之路,除了可以成為職業舞者與老師之外,還增加了成為國手、教練與裁判的可能。
在2020年國際奧會正式決議將Breaking納入2024年巴黎奧運之前,便先行將Breaking列入2018年「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以下簡稱「青奧會」)的比賽項目,檢驗舉辦的可能性。
各國Breaking選手若要參與青奧會,需通過兩個關卡。首先,需要參與以下比賽獲得資格:歐洲與非洲區的選手需要參與「Battle of the Year」;美洲區需參與「Silverback Bboy Events」;亞洲與大洋洲區需參與「Taipei Bboy City」。以上皆是行之有年的國際型Breaking賽事,而「世界運動舞蹈總會」選擇這三場賽事作為青奧會資格賽首站。接著,在上述賽事中獲取資格後,才得以參加2018年5月在日本川崎市舉辦的世界錦標賽。在世界錦標賽中選出12位男性與12位女性參賽者,參與2018年10月的青奧會。
青奧會的比賽形式與Battle相似,由DJ隨機播放音樂、參賽者隨音樂Solo。而當時分為個人賽與團體賽。個人賽又分為B-boy與B-girl項目。並進行兩天的比賽,第一天為循環賽、第二天為淘汰賽。團體賽亦分為兩天。有12組團隊參賽,每一團隊皆含一男、一女。且會參考個人賽的成績。
在此的Solo指的是,個人獨舞並隨著音樂即興舞蹈。街舞相當注重舞蹈動作與音樂的契合度。即音樂性,如何運用身體玩音樂。無論是動作落在拍子、旋律或音效上,或是創造音樂所沒有的拍子或節奏等等。皆是透過仔細聆聽音樂而來。
比賽方式是兩位參賽者輪流Solo,最後由評審們打分數、或二選一選出獲勝者。然而每場Battle的比賽規則並沒有一定規範,因活動而異。
舞步是由好幾個動作構成,有著動態且連續的形狀。該形狀成為符號,可以供人辨識為某種舞步。`而Breaking的舞蹈動作多在地板上發生。使用頭部、肩部、手部、背部或膝蓋等部位作為支撐點,並扭轉腰部、髖關節及雙腿,以產生動力、旋轉身體。故Breaking舞步整體動作難度較高、動作移動範圍較大,形狀較為明顯、符號較易辨識。就算是不熟悉街舞的人也較能看懂。我認為這也是為何是Breaking,而非其他街舞舞風列入比賽項目的原因。
納入體制的過程
將Breaking納入奧運比賽項目,對「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以下簡稱「國際奧會」)的好處是可以吸引年輕觀眾。而對Breaking或街舞圈而言,好處是得以增加能見度,能夠吸引更多人欣賞或學習街舞。得以活絡街舞文化,有所傳承。也使舞者的街舞之路,除了可以成為職業舞者與老師之外,還增加了成為國手、教練與裁判的可能。
在2020年國際奧會正式決議將Breaking納入2024年巴黎奧運之前,便先行將Breaking列入2018年「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以下簡稱「青奧會」)的比賽項目,檢驗舉辦的可能性。
各國Breaking選手若要參與青奧會,需通過兩個關卡。首先,需要參與以下比賽獲得資格:歐洲與非洲區的選手需要參與「Battle of the Year」;美洲區需參與「Silverback Bboy Events」;亞洲與大洋洲區需參與「Taipei Bboy City」。以上皆是行之有年的國際型Breaking賽事,而「世界運動舞蹈總會」選擇這三場賽事作為青奧會資格賽首站。接著,在上述賽事中獲取資格後,才得以參加2018年5月在日本川崎市舉辦的世界錦標賽。在世界錦標賽中選出12位男性與12位女性參賽者,參與2018年10月的青奧會。
青奧會的比賽形式與Battle相似,由DJ隨機播放音樂、參賽者隨音樂Solo。而當時分為個人賽與團體賽。個人賽又分為B-boy與B-girl項目。並進行兩天的比賽,第一天為循環賽、第二天為淘汰賽。團體賽亦分為兩天。有12組團隊參賽,每一團隊皆含一男、一女。且會參考個人賽的成績。
如何規則化而不失規則外的可能性?
那評分標準為何呢?許多反對將Breaking納入奧運比賽項目的人們,是擔心比賽規則的框架會影響Breaking本身,使Breaking失去許多可能性。例如體操項目,是將動作劃分數種等級,每一級動作的分數皆不相同。反對者便是擔心如此將破壞Breaking的藝術性,「可以多次頭轉並不代表就是優秀的舞者」。
然而實際執行的評分標準是將Battle原有的標準「轉譯」,使大眾能夠理解。陳柏均老師在陳白爛老師的直播節目上說明:Breaking是由身、心、靈三種層面構成,每一層面又可以下分多種細項。「身」為身體素質,身體素質的細項又包含技巧、強度、力量、空間控制與身體控制等。「心」是舞蹈如何組成,包含舞蹈基礎、舞蹈構成、舞台表現與完整度等。「靈」即藝術性,包含舞蹈的音樂性、動作的歷史淵源等。在Battle中,評審便可能思考著以上層面,進而區分高下。而在青奧會中,便是將評審的思考過程顯化、轉譯,使大眾得以了解評審標準。
青奧會的五位評審手上皆有一台平板電腦,顯示以上評分項目。不同的是,評分方式並非是打分數或二選一,而是透過拖曳、滑動該項目的評分條進行評分。覺得好便拖曳多一點,覺得不好便拖曳少一點。最終電腦算出每位參賽者的分數,分數高者勝出。如此方式,在評審當下模糊了好與壞,模糊每個數字間的差距。取而代之是更為連續而呈光譜樣貌的評分介面。而這套評分系統會持續研擬、精進,完善巴黎奧運的評分方式。
此外,巴黎奧運是否會有臺灣選手參加?目前臺灣已舉辦一輪國內賽,選手已出爐。然而在2024年以前,臺灣選手還需要繼續參加多場國際積分賽。最終依積分多寡列出排名,在一定排名內才得以參與巴黎奧運。
那評分標準為何呢?許多反對將Breaking納入奧運比賽項目的人們,是擔心比賽規則的框架會影響Breaking本身,使Breaking失去許多可能性。例如體操項目,是將動作劃分數種等級,每一級動作的分數皆不相同。反對者便是擔心如此將破壞Breaking的藝術性,「可以多次頭轉並不代表就是優秀的舞者」。
然而實際執行的評分標準是將Battle原有的標準「轉譯」,使大眾能夠理解。陳柏均老師在陳白爛老師的直播節目上說明:Breaking是由身、心、靈三種層面構成,每一層面又可以下分多種細項。「身」為身體素質,身體素質的細項又包含技巧、強度、力量、空間控制與身體控制等。「心」是舞蹈如何組成,包含舞蹈基礎、舞蹈構成、舞台表現與完整度等。「靈」即藝術性,包含舞蹈的音樂性、動作的歷史淵源等。在Battle中,評審便可能思考著以上層面,進而區分高下。而在青奧會中,便是將評審的思考過程顯化、轉譯,使大眾得以了解評審標準。
青奧會的五位評審手上皆有一台平板電腦,顯示以上評分項目。不同的是,評分方式並非是打分數或二選一,而是透過拖曳、滑動該項目的評分條進行評分。覺得好便拖曳多一點,覺得不好便拖曳少一點。最終電腦算出每位參賽者的分數,分數高者勝出。如此方式,在評審當下模糊了好與壞,模糊每個數字間的差距。取而代之是更為連續而呈光譜樣貌的評分介面。而這套評分系統會持續研擬、精進,完善巴黎奧運的評分方式。
此外,巴黎奧運是否會有臺灣選手參加?目前臺灣已舉辦一輪國內賽,選手已出爐。然而在2024年以前,臺灣選手還需要繼續參加多場國際積分賽。最終依積分多寡列出排名,在一定排名內才得以參與巴黎奧運。
結語:主次與內外、證明與不證明
我在求學階段,不斷試圖證明學街舞並非是不務正業。高中時期,母親不希望我參與街舞社團。大學時期,我將街舞經驗融入藝術創作中。研究所時期,思考街舞如何影響我與我的創作。或許Breaking列入巴黎奧運後,得以成為「正業」。而在我的經驗中,是證明了任何經驗皆得以成為創作養分。
另外,許多媒體將Breaking列入巴黎奧運形容為:「次文化進入奧運殿堂」。似乎是「向認為街舞不入流的人們,成功證明了些什麼」的姿態。關於這一點我認為,現今主流的大眾文化早已充斥著街舞文化元素;而進入奧運僅是被納入體制,似乎沒有必要證明什麼。僅希望在納入體制後,能使Breaking圈乃至街舞圈的發展可以更為健全。也希望體制外、現今原有的活動與自由能夠繼續保持,甚至更為活絡。
我在求學階段,不斷試圖證明學街舞並非是不務正業。高中時期,母親不希望我參與街舞社團。大學時期,我將街舞經驗融入藝術創作中。研究所時期,思考街舞如何影響我與我的創作。或許Breaking列入巴黎奧運後,得以成為「正業」。而在我的經驗中,是證明了任何經驗皆得以成為創作養分。
另外,許多媒體將Breaking列入巴黎奧運形容為:「次文化進入奧運殿堂」。似乎是「向認為街舞不入流的人們,成功證明了些什麼」的姿態。關於這一點我認為,現今主流的大眾文化早已充斥著街舞文化元素;而進入奧運僅是被納入體制,似乎沒有必要證明什麼。僅希望在納入體制後,能使Breaking圈乃至街舞圈的發展可以更為健全。也希望體制外、現今原有的活動與自由能夠繼續保持,甚至更為活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