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魚詩生活誌 / 人間魚詩社
  • 金像獎詩人百萬賞
    • 徵競逐辦法
    • 心中理想的徵獎
  • 主題特輯
    • 人物報導
    • 特別企劃
    • 攝影詩
    • 談詩論詩 >
      • 鄭慧如
      • 孟樊
      • 張日郡
      • 傅詩予
      • 溫任平
      • 吳長耀
  • 詩生活誌
    • 冬季號 2023 Jan. Vol.12
    • 秋季號 2022 Oct. Vol.11
    • 夏季號 2022 Jun. Vol.10
    • 春季號 2022 Apr. Vol.09
    • 冬季號 2022 Jan. Vol.08
    • 秋季號 2021 Oct. Vol.07
    • 夏季號 2021 Jul. Vol.06
    • 過往季刊 >
      • 冬季號 2022 Jun.Vol.08
      • 秋季號 2021 Oct.Vol.07
      • 秋冬號 2020 Dec.Vol.05
      • 春夏號 2020 Jun.Vol.04
      • 秋冬號 2019 Dec.Vol.03
      • 夏季號 2019 Aug.Vol.02
      • 創刊號 2019 Apr.Vol.01
      • 368 人間唸詩趣
  • 月電子詩報
    • 第038、039、040期
    • 第035、036、037期
    • 第032、033、034期
    • 第029、030、031期
    • 第027、028期
    • 第025、026期
    • 第023、024期
    • 第021、022期
    • 第020期
    • 第019期
    • 第018期
    • 第017期
    • 第016期
    • 第015期
    • 第013、014期
    • 第012期
    • 第011期
    • 第010期
    • 第009期
    • 第008期
    • 第007期
    • 第006期
    • 第004-005期
    • 第003期
    • 第002期
    • 第001期
  • 人間魚詩社年度金像獎
    • 金像獎徵選開跑
    • 金像獎頒獎典禮
  • 實驗性新詩型
    • 為什麼我主張實驗性新詩型六行詩?
    • 第一波徵稿
    • 第二波徵稿
    • 現正徵稿中
  • 詩電影
    • 為什麼我主張拍詩電影
    • 詩電影《大見解》
    • 詩電影《本月》
    • 詩電影《權術》
    • 詩電影首映會 映後座談
  • 專欄
    • 郭瀅瀅
    • 林彧
    • 許丁江
    • 雪果
  • 商品
  • 關於
  • 金像獎詩人百萬賞
    • 徵競逐辦法
    • 心中理想的徵獎
  • 主題特輯
    • 人物報導
    • 特別企劃
    • 攝影詩
    • 談詩論詩 >
      • 鄭慧如
      • 孟樊
      • 張日郡
      • 傅詩予
      • 溫任平
      • 吳長耀
  • 詩生活誌
    • 冬季號 2023 Jan. Vol.12
    • 秋季號 2022 Oct. Vol.11
    • 夏季號 2022 Jun. Vol.10
    • 春季號 2022 Apr. Vol.09
    • 冬季號 2022 Jan. Vol.08
    • 秋季號 2021 Oct. Vol.07
    • 夏季號 2021 Jul. Vol.06
    • 過往季刊 >
      • 冬季號 2022 Jun.Vol.08
      • 秋季號 2021 Oct.Vol.07
      • 秋冬號 2020 Dec.Vol.05
      • 春夏號 2020 Jun.Vol.04
      • 秋冬號 2019 Dec.Vol.03
      • 夏季號 2019 Aug.Vol.02
      • 創刊號 2019 Apr.Vol.01
      • 368 人間唸詩趣
  • 月電子詩報
    • 第038、039、040期
    • 第035、036、037期
    • 第032、033、034期
    • 第029、030、031期
    • 第027、028期
    • 第025、026期
    • 第023、024期
    • 第021、022期
    • 第020期
    • 第019期
    • 第018期
    • 第017期
    • 第016期
    • 第015期
    • 第013、014期
    • 第012期
    • 第011期
    • 第010期
    • 第009期
    • 第008期
    • 第007期
    • 第006期
    • 第004-005期
    • 第003期
    • 第002期
    • 第001期
  • 人間魚詩社年度金像獎
    • 金像獎徵選開跑
    • 金像獎頒獎典禮
  • 實驗性新詩型
    • 為什麼我主張實驗性新詩型六行詩?
    • 第一波徵稿
    • 第二波徵稿
    • 現正徵稿中
  • 詩電影
    • 為什麼我主張拍詩電影
    • 詩電影《大見解》
    • 詩電影《本月》
    • 詩電影《權術》
    • 詩電影首映會 映後座談
  • 專欄
    • 郭瀅瀅
    • 林彧
    • 許丁江
    • 雪果
  • 商品
  • 關於
圖片

為了和平,做好戰爭的準備——黑熊學院 
專訪學院共同創辦人何澄輝、沈伯洋


採訪撰文 | 許麗玲


前言
​

百年馬拉松的終點衝刺?!中國稱霸世界的野心與臺灣的處境

美國國防政策顧問、哈德遜研究所中國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2015年出版了《2049百年馬拉松:中國稱霸全球的祕密戰略》一書,此書是作者數十年來身為美國對中國政策關鍵性人物的省思。白邦瑞從1969年提供情報給白宮,主張美國應該與中國接觸,從而影響尼克森總統於1971年與中國建交並抱持開放與合作態度。白邦瑞曾被歸為「擁抱熊貓派」(Panda Hugger,是指:沒有任何原則、順從中國政府的人),他甚至還力促美國兩大政黨應該提供科技及軍事援助給中國。但是,白邦瑞藉由這本書講述他自己以及美國對於中國的誤判;除了急於聯中抗蘇和龐大中國市場的誘因之外,美國最主要的誤判是低估了中國鷹派對中國政權的影響力,並且因而走入一個中國式的騙局與誤區。

打從一開始,中共就有意識地和美國進行世界霸權爭奪的百年馬拉松,諷刺的是,幫助中國取得霸權入場券並助長實力的竟然是美國。白邦瑞認為中國內部雖然也有溫和派及鷹派,但越來越多跡象顯示:中國當權者認為「大(中)國崛起」已成事實,民族主義的思想在中國方興未艾,中共領導者相信現在正是中國對世界稱霸的時機,並藉此洗刷清朝末年遭受到的西方帝國勢力侵略的恥辱。完成民族正義的歷史使命正是以習近平為首的當權者思維。

除了民族使命之外,書中也提到2012年習近平剛接任總書記時首度發表演講,演講中提到由人民解放軍大校劉明福在2009年出版的《中國夢》一書。經過習近平欽點之後,此書隨之洛陽紙貴,成為全國暢銷書。劉明福書中就明確說出「百年馬拉松」的中美賽局目標:取代美國的世界地位;藉由經濟實力發展武力,並且將中國模式推展至全世界。

白邦瑞在書中一再強調:中共對美國的意圖從建國之後就沒有改變過,而美國單方面相信中國在經濟改革之後,將會迎來民主制度。這個一廂情願的「美式中國夢」在經過一連串的教訓後,美方終於開始甦醒。

2018年3月,美國總統川普開啓了美中貿易戰,2020年拜登當選後,更是將中美關係從經濟制裁擴展到聯結世界其它國家,對中國進行不同層面的圍堵與預防。

白邦瑞在書中〈二○四九年,當中國統治世界〉的篇章𥚃提到,如果中國取得這場百年世界霸權馬拉松的勝利,那麼中國的反人權、反民主、網路言論「和諧化」、全球空氣、環境嚴重污染都會變本加厲,同時,中國也會與美國的敵人結盟、聯合國及世界貿易組織將遭受到破壞;人類社會的誠信崩壞、詭詐當道,而更有甚者,中國會為了謀利,擴大出售武器給「流氓國家」並鼓勵恐怖份子與集權主義國家對隣國進行毀滅性的破壞與侵略。

很不幸地,時間還沒來到2049年,我們就看到白邦瑞的預言已經開始兌現了。而最大的危機正是中國領導人誤判局勢,白邦瑞認為2008年美國的金融海嘯讓中國認為美國正走向衰退。中國也因而認為是大規模擴展勢力的時機,時至今日,中國已經成為擾亂世界秩序的極大隱憂。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中國正在進行百年馬拉松的最後衝剌!

如果說全世界正面臨著中國擴充勢力的威脅,那麼只有一海之隔的臺灣,又該如何因應?
​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吳介民,長期對於中國在全世界尤其是臺灣所進行的的影響力操作有深度研究,在他主編的《銳實力製造機:中國在臺灣、香港、印太地區的影響力操作與中心邊陲拉鋸戰》一書的〈序論〉中提到:「銳實力,性質上是在灰色地帶,日以繼夜進行的隱密作戰。當一個社會遭到外來的銳實力毒針注射時,渾然不知,社會內部一時陷入分裂與對抗,還以為傷口發膿只是自體問題。」

2017年11月,由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在《外交》雜誌中的一篇文章中,首度提到「銳實力」(sharp power),指的是:「威權政府採用的侵略性和顛覆性外交政策,其目的是去擾亂民主國家的秩序,從而造成分裂」。銳實力的策略既不屬於「軟實力」(以文化素養、精神理念以及互利的合作方式發揮影響力)也不屬於硬實力(軍事與經濟的強勢干預)的範𤴆。《外交》雜誌的這篇文章,以俄羅斯贊助的RT電視台以及中國贊助的孔子學院作為銳實力的例子。文章中指出:專制國家並非是以軟實力的方式去「贏得(另一國的)心靈和思想」,其方法一定是扭曲受攻擊國家的人民所接觸到的資訊,並以此來操控群眾的認知。

2018年10月日本《讀賣新聞》以「假新聞動搖臺灣」為題,大篇幅報導了關西機場事件,報導中指出:中國成立了「對台工作小組」,利用臺灣媒體競相爭取網路新聞點閱率,只愛關注吸引人的話題,疲勞式連環報導相關新聞等作法,訂下有組織散布假新聞的方針,來動搖臺灣政府。

去年11月25日,就在臺灣地方選舉前夕,日本防衛省智庫防衛研究所公布最新版的「中國安全保障報告」。報告中指出:中國1年內對臺灣發動超過14億次以上的網路攻擊,並以偽裝的方式向臺灣散播有害訊息,中國以非軍事手段的對台認知戰是「極大的威脅」。

防衛研究所從2011年起每定固定發表「中國安全保障報告」,2022年的報告以中國利用網路空間,生產、投放假訊息擾亂對手的「認知戰」作為分析重點。報告中還指出,中國從2015年起由國家主席習近平主導,進行解放軍的大規模改革,共軍新設負責情報收集、技術偵察、網路空間攻防、心理戰等的「戰略支援部隊」。這些專門部隊和黨中央組織,利用官方傳播積極進行政治宣傳,或以社群網路散播訊息以展開「認知戰」。尤其在臺灣統一的議題上傾注全力,例如,在臺灣地方選舉中協助親中派候選人等具有一定的成果。

就在這一篇日本防衛省報告發出的隔日,臺灣舉辦了四年一次的地方選舉,選舉結果是親中的國民黨取得勝利。

臺灣由於歷史因素而產生的國家認同模糊以及內部不同族群的矛盾,正是中國操作認知戰來擾亂臺灣社會的入手處。而面對中國的軍事威脅和多重手法擾亂內部社會秩序的認知作戰,臺灣守護主權與民主的機會在哪𥚃?!

本期特別專訪「黑熊學院」共同創辦人何澄輝與沈伯洋。「黑熊學院」的創立正是了解到台海隨時可能有戰爭,而臺灣一般民眾幾乎沒有任何準備,兩位具有法律背景的知識分子,他們一致認為應該要創辦一所民間學院,提供容易接觸、容易上手的系統性戰爭知識,希望讓臺灣民眾都能普遍具有防衛能力與心理素質。

何澄輝認為:「面對戰爭的風險,逃避與無視是沒有用的,因為我們無法決定戰爭何時會發生。分析過往的戰爭,我們會看到,被侵略的國家如果人民普遍具有抵抗的能力與高昻的意志,戰爭發生的機率就會越低;反過來,如果民眾完全沒有做好準備並且失去抵抗的意志,那麼戰爭一定會發生。」

黑熊學院提出「為了和平,做好戰爭的準備」,學院計劃要在三年內達成三百萬人次的民防教育推廣。這是個很大的挑戰,但是兩位學院創辦人認為臺灣的處境迫在眉睫,沒有時間可以等待,只有投入行動才能爭取到和平、自由的機會⋯
圖片
全文刊於《人間魚詩生活誌》第十二期
成為台灣人間魚詩社文創協會 贊助會員

台灣人間魚詩社文創協會為依法設立、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社會團體。以推廣現代詩、文學及其它藝術創作,推動社會創意產業文化為宗旨。

​贊助用途:
1、協會運作
2、人間魚詩生活誌及其它書籍出版
3、詩電影拍攝
​
贊助帳號:
第一銀行(007)松貿分行 168-10-002842 社團法人台灣人間魚詩社文創協會

姐妹詩社:秋水詩社| 竊竊詩語|新詩路
補助單位:
圖片
Copyright © Peoplefish Poetry & Lif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