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間魚詩生活誌
|
本期精選
戰爭的模樣—--
呂子豪的烏克蘭戰地日記 呂子豪的戰地日記 這是一篇起始於幫助戰火下的難民,到最終前往了戰場前線,並在連日的砲火裡經驗著生存、死亡、短暫而深刻的同袍之愛的,紀實日記。日記的內容,來自我與呂子豪多次的當面訪談與筆談,以照片所喚起的記憶為出發,並以記憶帶著敘事,透過口述與文字,一同回顧了三個月內在波蘭、烏克蘭的基輔、伊爾平、伊久姆的歷程與內心轉折⋯(閱讀更多)
|
為了和平,做好戰爭的準備——黑熊學院
專訪 學院共同創辦人 何澄輝、沈伯洋 美國國防政策顧問、哈德遜研究所中國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2015年出版了《2049百年馬拉松:中國稱霸全球的祕密戰略》一書,此書是作者數十年來身為美國對中國政策關鍵性人物的省思。白邦瑞從1969年提供情報給白宮,主張美國應該與中國接觸,從而影響尼克森總統於1971年與中國建交並抱持開放與合作態度⋯(閱讀更多)
|
從政治到文化,姚文智的臺灣100
專訪 姚文智 「我思考的是臺灣的內容,總結一句話,那就是『以臺灣主體的內容來打進商業市場、打進主流市場,而不一定是商業考量打進主流市場』。什麼是商業考量?比如說,同樣拍攝白色恐怖時代的故事,《返校》走的是容易吸引票房的恐怖片路線,這類電影很多人在拍,或是愛情片也是容易獲利的,商業考量路線的電影一定有人會去製作,但那不是我要做的事情,我想要拍的電影早就已經有一個主題在那裡...(閱讀更多)
|
從《流麻溝十五號》到《Q18》
專訪 周美玲導演 周美玲導演依約出現在編輯部時,纖瘦的身軀仍帶有青春的氣息,歲月在她身上的影響不多。她直言不諱,毫不猶疑的回答各種提問,如同她拍攝《流麻溝十五號》是「直球對決」敏感的政治與歷史。訪談從登山的話題談起,周導提到她為了拍偶像劇《失去你的那一天》,曾在2015年把整個劇組拉到嘉明湖拍攝,其中的意志力及執行能力令人印象深刻,也正因為如此,造就了現今的她...(閱讀更多)
|
精選專欄
第七種日常的詮釋
郭瀅瀅 專欄 她的雙頰泛著紅暈,手臂的內側微微透出浮起的血管。像是一張透光的紙,單薄得容易破掉。也許她的美與神聖,正是因著生命的脆弱性而來的。而當她躺在黑色的棺木裡,成為靜物般的存在時,我才注意到她如此窄小。也許,僅是因為她身上那些令人嚮往的美好事物,在硬冷的長方形裡,瞬間失去了...(閱讀更多)
|
沒有意義的記憶____
不著陸旅館 林彧 專欄 我告訴小孩,喂你來喂我有故事要告訴你:「從前的從前,有一個人,他呢喜歡爬樓梯,他就一個階梯一個階梯地爬喲,一直爬一直爬,他說他喜歡一直爬一直爬到最高的地方...(閱讀更多)
|
無名老詩人的死前生活
許丁江 專欄 國內新增34,358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4,126例本土個案及23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35例死亡。以上是滑了手機,得知軒嵐諾這忽瘦忽胖可中可強的...(閱讀更多)
|
體制外與內:
Breaking列為2024巴黎奧運比賽項目! 雪果 專欄 我開始撰寫這篇文章時,東京奧運才結束不久。在東京奧運閉幕典禮上可以得知:霹靂舞,即Breaking,列為2024年巴黎奧運的比賽項目。
我從高中開始接觸街舞,學習的舞蹈風格為Locking。雖然我不是B-girl,但身為街舞圈的...(閱讀更多) |
月電子詩報
月電子詩報
2023.02.04出刊 第38、39、40期 刊登於月電子詩報的詩作,除了「人間魚詩社」外,包括姊妹詩社「秋水詩社」、「新詩路」、「新詩路」。
另有《人間魚詩生活誌》第十二期攝影詩主題徵稿。 |